歐洲佛光青年聯誼會以實體和線上進行,來自各國青年以法相會。
圖/歐洲佛光青年分團提供
巴黎佛光青年用廢棄物品,建設法式佛陀紀念館。圖/人間社記者肖丹
【人間社記者王涵、朱婉婷荷蘭報導】「二○二一歐洲佛光青年聯誼會」於上月二十八日舉辦,在歐洲各地疫情升溫,近百位佛光青年秉持「有佛法就有辦法」精神,以實體和線上雙軌進行活動。在歐洲各輔導法師、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部妙慧講師彭寶珊的籌畫下,透過一系列課程以佛法詮釋「智慧與創新」。
分亂外境 讓心安住
聯誼會以〈三寶頌〉拉開序幕,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青年總團部執行長慧傳法師表示,正所謂定慧等持,「智慧與創新」 是緣自保持冷靜的心念而來;「智」裡有個「日」,表示智慧是每日修來;「慧」代表掃把,意味著需要時時把煩惱「心」(貪瞋痴)去除。
小組課程多元豐富,從職業規畫、身心健康、興趣與創意、藝術與修心等,依時下青年所需而編排。佛光山叢林學院能超法師帶領「禪繞畫」,從靜坐調息開始 ,續而示範八種基本筆畫及原形,青年在筆觸中為曼陀羅上色,法師以《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勉勵大家。
「職業及工作發展」課程,由巴黎資深佛光青年Delphine講述她如何在法律、銷售以及全職媽媽之間的角色轉換經歷,說明「好的個性」即同理心、照顧及尊重他人;想有很好的職業發展沒有捷徑,要努力充實自我才能積累經驗。
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倪世健帶領「身心健康」課程,解釋健康不意味不生病,而是取得一個身心平衡與調和。建議大家整理出自己生命的「核心價值」,以此作為日常生活做出各種決定的基礎,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發願做出改變並勇於展現自己。
新加坡佛光青年、職業攝影師Bosco則分享「十個用手機拍攝的技巧」,包括如何準確對焦、九宮格構圖法、修圖等,讓照片變得更精緻,青年們都受益良多。
集體創作 建築度眾
聯誼會主題活動為「DIY建造心目中的道場」,以實體利用回收物品製作,或透過網路集體繪畫。這個活動發想於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當初以水瓶規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建築,藉此測試青年的創作能力,也考核大家對寺院構造的了解。
無論是建築外觀、寺內設計風格、佛菩薩像擺設,以及信眾的使用經驗等都是考量範圍,青年們集思廣益,有人創新規畫出包括咖啡館等現代化設施的新型寺廟廣場、綠化帶等新型設施。
在成果展示環節,柏林青年率先登場,他們創作的佛堂搭建在高山上,清潔噴霧則拿來搭「高架橋」,創意十足!倫敦青年團以舊瓶子創造「四大天王」,惹得青年紛紛大笑,歐洲眾青年一同搭建了各式實用性,以及普法性兼備的道場。
最後,「與法師的快問快答」由維也納佛光山知怡法師主持,柏林佛光山監寺妙衍、巴黎法華禪寺如群法師回答,大家也紛紛題問:法師是否可以開車?是否可以用洗衣機?讓青年滿足好奇心,也建立對出家眾的正知見。
歐洲佛光山總住持滿謙法師開示說明,智慧創新有四個來源:禪思,要正向思考;慈悲,要關懷身邊的弱者和環境;願力,用星雲大師的願力創新思考;給予,星雲大師辦各項活動廣結善緣的例子,鼓勵青年多多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