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聞聲離苦 吳凡發願雕百態觀音 羅智華 |2021.11.04 語音朗讀 54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持蓮觀音〉 圖/吳凡銅雕藝術提供〈騎龍觀音〉 圖/吳凡銅雕藝術提供吳凡希望藉由一百尊觀音的寶相,呈現菩薩慈悲莊嚴的千姿百態。 圖/吳凡銅雕藝術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專精於佛像雕塑的銅雕藝術家吳凡,年輕時因為車禍,而昏迷三天三夜,他在夢中被和藹的婦人聲喚醒,後來創作觀音時又聽到同樣熟悉的聲音,讓他恍然大悟:「原來當年是觀世音菩薩從鬼門關前救回自己。」身為佛教徒的他便虔誠發願,投入一輩子心力創作「百態觀音」系列作品,希望藉由一百尊觀音法相,呈現菩薩慈悲的千姿百態。談起為何對對佛像創作情有獨鍾?出生於離島金門海邊小村落的吳凡表示,孩提時代他就喜歡觀看佛像,甚至會利用泥土學著雕塑佛像,人生中完成的第一尊佛像,是六歲時自學捏塑而成的彌勒佛。第一尊作品苦思兩年多完成國中畢業後,吳凡離開金門,到鶯歌跟舅舅學習陶藝,同時就讀夜校美工科,半工半讀地扎下根基。服完兵役後,他繼續研習雕塑技藝,沒想到在十九歲那年,騎車外出,發生車禍,昏迷了三天三夜。生死交關之際,他聽到溫暖的婦人聲音,把他喚醒,甦醒後卻發現病床四周沒有任何人。多年後,他投入佛像雕塑,每當雕刻觀音時,心中總會湧現一股安心溫暖的感覺。有一次,他在雕塑觀音相時,再次聽到之前那溫暖的聲音,虔誠學佛的他體悟到,應是菩薩的化身把他從昏迷中喚醒,「既然菩薩把我救回來,就意味著我還有未竟的使命等著去完成」,冥冥之中的奇妙因緣,讓吳凡決定傾一生之力,創作百態觀音,發揚菩薩聞聲救苦的大慈大悲精神。然而從無到有、創作一百尊觀音的不同法相並非易事,過程中吳凡也吃了不少苦頭,每當靈光乍現時,他就會趕緊繪製草圖,免得靈感消失無蹤;二○○六年問世的第一尊作品〈水如意觀音〉,就是他苦思了兩年多才完成的,呈現觀音端坐在如意上安詳自若的神態。未來想成立百態觀音展覽館後來他又陸續完成〈雲中月觀音〉、〈蓮生觀音〉、〈般若自在觀音〉等作品。十多年來,才幾近完成觀音三十二相,吳凡說,若要成就創作百尊觀音的願心,可能要做到七、八十歲才能圓夢,但既然發了願,他就會持續做下去。「人的一生會經歷悲歡離合,創作過程亦是如此」,吳凡把創作遇到的挫折,看成是逆增上緣、人生修行的一部分,他認為創作就像一種內觀,引領自己去觀照內心、反求諸己,他感謝佛像雕塑帶領他在修持之路上,持續精進,讓清明的心引領雙手創作。計畫於二○二三年在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舉辦作品展的吳凡說,除了繼續完成百態觀音創作,他也計畫未來能打造一間百態觀音藝術展覽館,讓更多人看見觀音菩薩的樣貌,以及救苦救難的慈悲情懷。 前一篇文章 火車環島祈福 北港媽開先河 下一篇文章 大馬佛光山 挹注在地醫療量能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退休之後2025.05.01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洛城天主教區悼念教宗 西來寺出席彌撒 佛光山捐贈輪椅 大阪市府致謝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大馬東禪寺三皈五戒 培福修慧 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 作者其他文章沉浸感黑洞視覺 《靈魂》探討生死葉火城 火炎山下錦中60創新藝 彰化美術館饗眾宇宙快速電波爆 逾半屬重複型繁星錄取率99.2% 南華大學近滿招本土鳥類化身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