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住戶申訴 樓地板厚度、噪音值都合規定 建商協助申訴人 自費做隔音裝潢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張姓市民花一千餘萬元,購得南港區一家股票上市公司推出的大樓,入住後覺得樓上鄰居腳步聲打擾安寧,以建商施作樓地板厚度疑似不足,向台北市消保官申訴,成為市府首件「噪音」消費申訴案。
消保官盛鈺調查,發現樓地板厚度符合建築法規,建商也曾致贈申訴人樓上住戶拖鞋,以減低走路的「噪音」,但申訴人認為情形未改善,才提出消費申訴。
上周五,盛鈺邀集建商、申訴人及樓上住戶三方協商,協議由建商協助提供專業隔音工程業者,由申訴人負擔相關費用在住處施作隔音裝潢,這樁罕見的消費申訴案才畫下句點。
據了解,該建設公司在南港推出不少建案,張姓市民花千餘萬元購買某大樓社區的七樓一戶,數月前交屋入住後,就覺得八樓一對年輕夫婦夜間踩在木質地板的「咚、咚」腳步聲,嚴重妨礙他的生活品質;他向社區管委會申訴、與樓上住戶溝通調整習慣,仍覺得情形未改善,即向建商要求解決。
盛鈺說,建商曾提供噪音檢測儀器給申訴人,自行在室內檢測樓上的「噪音」,八月二十六、二十七日兩天測得搬東西、走動聲響為四十二至三十三分貝,都未超過噪音標準六十五分貝,因此致贈八樓住戶拖鞋,希望有助降低腳步聲音頻。
不過申訴人仍深受樓上腳步聲困擾,有意依社會秩序維護法提告,他先向市府提出消費申訴,以所購新屋樓地板疑似厚度不足,導致隔音效果太差,提出消費申訴。
盛鈺說,建商檢據資料,證明樓地板厚度十五公分,符合建築法規十二公分以上的規定。
因雙方都有誠意解決,最後才達成建商協助、申訴人出資施作隔音裝潢的協議。
他也建議建商日後應設法加強樓地板隔音效果,避免再有住戶類似意見反映;建商表示會考慮採裝設吸音棉、保麗龍的「浮動地板」工法,但所費不貲,須反映在房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