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神尊遭祝融 林新發巧手修復

羅智華 |2021.10.06
2611觀看次
字級
姿態活靈活現的濟公禪師神尊。圖/林新發提供
威武莊嚴的玄天上帝。 圖/林新發提供
林新發(左)將自己的一身好手藝傳承給兒子林宗漢。圖/林新發提供
在林新發巧手修復下,將因歷經火災而受損的神尊「老六媽」,回復成原本的慈藹面容與莊嚴姿態。圖/林新發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對許多信眾來說,一尊尊莊嚴慈藹的神像,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象徵,更是天上眾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些神像就跟人一樣,在歷經悠久歲月的淘洗,難免會因每日焚香祝禱的裊裊香煙、白蟻蛀蟲,甚至火災水患等,而變得陳舊、斑駁,此時就需仰賴神像修復藝師進行修補與復原。

像是投身神像創作工藝逾四十年的資深藝師林新發,不僅鑽研神像修復與宗教藝術,更曾花了數月時間,將一尊將受祝融之災,而近乎毀損的老六媽神尊恢復原貌,化腐朽為神奇的精湛技藝,讓他榮獲「神像修復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殊榮,作品也曾獲邀於台中文資處、鹿港魯班公宴工藝展、北港五湖四海工藝展、廈門傳統工藝展等地展出。

粧佛工藝

雕琢莊嚴神像

今年五十七歲的林新發,在十幾歲時,就已經向知名宗教藝師江吉次學習泉州派漆線、木雕創作與粧佛技藝,入行迄今,已將近四十五個年頭;對傳統文化有所堅持的他,長年在宗教工藝之路上持續精進,受台中大里福興宮、國定古蹟元清觀、縣定古蹟彰化關帝廟等多間廟宇委託神像創作外,更以巧手雕琢出威武莊嚴的玄天上帝、慈眉善目的月下老人、活靈活現的濟公禪師等神尊。

超群技藝不只受藝壇肯定,還受馬來西亞天絲總廟的跨海委託,創作身長達五點六尺的三清道祖等十三尊木雕神像,作品並獲得馬國拿督收藏,讓台灣宗教工藝作品站上國際舞台、名揚海外。

不只如此,他更選擇踏上「一條人少的路」,投入多年心力探究神像修復的技巧,曾為國定古蹟彰化威惠宮開漳聖王泥塑神像、縣定古蹟開化寺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神像進行修復。

繁複工序

再現媽祖金身

林新發談到,不同於創作神像從無到有的製圖雕刻,修復神像更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回復原本樣貌,當中要講究的「眉角」與面向,並不亞於神像雕刻;此外,要準備的修復材料更十分多元,包含原木、黃土粉、麻紗布、乾漆、瓊麻繩、礦物顏料粉等。

他以彰化縣定古蹟南瑤宮的木雕神尊「老六媽」為例,當時因火災肆虐導致神像幾乎碳化、毀損,就連媽祖面容也被薰得焦黑,不少藝師看了都表示難以修復,最後輾轉來到自己的手上;為讓媽祖娘娘恢復昔日的慈悲面貌、再現莊嚴金身,林新發先用藥劑來進行固化,再進行修整補土、批麻紗布、以細土多次補批,再上底漆與細修、安金箔、上色修飾等工序,才大功告成,每個步驟都得全心投入、屏氣凝神,才不會前功盡棄。

為了讓流傳千百年的宗教工藝,不因時光流轉而凋零,林新發除在高雄旗美社區大學、彰化社區大學文化課程講授粧佛創作工藝外,更將一身好手藝,傳承給兒子林宗漢,父子倆共同完成多件神像作品、攜手發揚宗教工藝的世代接棒,亦在台灣藝壇傳為佳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