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市教育局推動國小在地化課程計畫,今年完成十三區,共十三本教材及課程,並結合AR科技,讓學童可以利用線上導覽增加學習樂趣。
在地化課程計畫今年以「民俗信仰與廟宇節慶」為主題,由青溪國小統籌,每區由一所學校製作特色教材,介紹的包括桃園區景福宮、中壢區仁海宮、平鎮區褒忠祠、楊梅區上湖國小、龍潭區龍元宮、大溪區普濟堂、八德區三元宮、龜山區壽山巖觀音寺、蘆竹區五福宮、大園區福海宮、觀音區甘泉寺、新屋區長祥宮、復興區角板山中福興宮。
桃園國小教師吳靜宜說,很多小朋友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不多,這次設計教案的主軸是「愈在地愈國際」,讓小朋友從生活中出發,跟上祖先的腳步。景福宮主委簡征潭表示,原本代代相傳的文化,卻和現在的小朋友距離愈來愈遠,希望藉由課程,讓孩子們知道「老祖宗留下的遺產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