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彥霖 立志傳承大木司阜 羅智華 |2021.09.09 語音朗讀 33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木作範疇十分廣泛,從空間格局規畫到木作結構設計與打造,都包括在內,圖為鉋圓柱。圖/黃彥霖提供 一間廟宇的木作工藝,須多人同心協力,才能順利完成。 圖/黃彥霖提供黃彥霖參與修復的永靖魏成美堂。 圖/吳典蓉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台灣各地別具特色的寺廟,從圖稿繪製到正式落成,需要大木、小木、鑿花、彩繪、交趾陶、剪黏等傳統工藝匠師的合作,其中按場大木司阜就像寺廟建築師,須塑造整體主要木作結構,可說是寺廟從無到有的重要推手。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扮演寺廟建築與修復保存要角的大木司阜,面臨日益凋零的窘況;根據統計,台灣目前約有三百多處等待修復的宗教古蹟、歷史建築等有形文化資產,但大木司阜卻長期有高齡化、人才培養不易等現象。就教國寶級匠師 學到精益求精曾在高中教授木作課程的黃彥霖,有感於大木司阜人才出現斷層,決定全心投入寺廟修復工程。他表示,父親也從事大木工作,常聽父親感慨,儘管鹿港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寺廟,但修復工程多由外地匠師負責,促使他想要發揮自己的力量,讓家鄉寺廟得到更好的修繕。大木作的範疇十分廣泛,從寺廟空間格局規畫到大木結構的設計及施作,都包括在內,因此,一間寺廟的大木作工藝,須仰賴集體創作才能完成。黃彥霖說,台灣長年以來,缺乏系統性的大木司阜培養機制,十分需要學界與業界合作,尤其這幾年資源大多著重在文創設計,使得需要硬底子功夫與實務經驗的傳統匠師,愈來愈少。為承襲老一輩木作匠師的真功夫,黃彥霖特別向曾獲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重要大木作技術保存者、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等肯定的國寶級許漢珍學習;每當有問題請教許漢珍時,他總是會說「我們來一起研究該怎麼做比較好」,謙和的身教、言教深深影響黃彥霖,也讓黃彥霖不僅學到傳統「丈篙」技藝,對寺廟大木作規畫設計與施作,更抱持一絲不苟、好還要更好的精神。好底子加上持續精進,讓黃彥霖的木作技藝日益受到肯定,得以參與國定古蹟麥寮拱範宮、彰化元清觀、霧峰林家花園、永靖魏成美堂等的修復與建造。鹿港鳳山寺與彰邑賜福宮,更委託他擔任統籌規畫,從打版到畫丈篙,皆由他負責。流傳千百年工藝 也須與時俱進為了讓寺廟木作工藝也能與時俱進,黃彥霖特別結合傳統丈篙與現代科技,運用雷射水平儀等先進測量工具,讓大木架棟中,各構件的安裝、組合過程,比過去更精準快速,也把可能發生的失誤降到最低。「傳統工藝人才的養成絕非一蹴可幾,需要各界投入與時間積累,才能水到渠成」,擁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所碩士學位,目前也在雲林科大兼任傳統建築課程教學的黃彥霖表示,大木作傳統技藝需要一棒一棒的接手,期盼公部門與民間單位更重視匠師的培養,讓已流傳千百年的技藝獲得永續。 前一篇文章 菱角殼做成御守 宗教文創很環保 下一篇文章 佛光防疫門 守護三峽醫護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許夏子母女精進 信仰是傳家寶王淑慧接引全家 兒子建立三好觀念吳欽杉三好家庭 佛法凝聚家人 李玲瓔發心服務 帶女兒當義工康阿滿佛光家庭 信仰融入生活陳秀卿家族四代 一起學佛行佛 作者其他文章陶冶學子品格 培養正確人生觀沉浸感黑洞視覺 《靈魂》探討生死葉火城 火炎山下錦中60創新藝 彰化美術館饗眾宇宙快速電波爆 逾半屬重複型繁星錄取率99.2% 南華大學近滿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