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製作出獨樹一格的「王船餅」。圖/南台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擁有「台灣第一香美譽」的西港刈香,不只是國定重要民俗,更是主辦單位台南慶安宮每三年一次的王船祭典,為讓信仰文化走入日常生活、南台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以王船為意象,製作出「王船餅」,師生希望藉此為防疫期間的台灣,注入安定人心的力量。
不過,要完成這款王船餅的發想與製作可不簡單,從圖案設計到開模讓餅乾成形,都考驗學生的烘焙功力;為此,師生在製作前,還事先了解西港王船的歷史淵源及由來,像是西港王船桅桿上的「鯉魚公」,就帶有平安的寓意,為保留王船文化的精神與特色,師生經過多次與慶安宮討論後,決定在餅乾加上船側的「龍目」、船桅桿上的「鯉魚」,彰顯王船的「平安」祈福意旨。
餐旅管理系還找來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學生跨領域製作,協助開模圖檔的設計,將大型王船完美縮小至比手掌心還小巧的尺寸;不只如此,連口味也十分講究,特別加入在地食材「芝蔴」來製作,讓「王船餅」不只能發揚宗教祈福的意涵,還兼具美味健康。
南台科大表示,這是餐旅管理系推動的高教深耕USR Hub種子計畫一環,藉由師生的集思廣益與與在地宮廟的攜手合作,讓推動成果也能發揮社會教育意涵,藉此彰顯地方信仰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