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軍方二日又傳出開槍殺害至少八名示威者。軍方今年二月發動政變後,各界紛紛上街抗議,包括醫護人員,導致醫療體系瀕臨崩潰。民眾無法取得基本醫療照護,今年一月開始的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全面停擺,幾乎沒有專業人士檢測並追蹤疫情,甚至連二十年來對抗愛滋病和結核病等疾病的成果都可能消失。
緬甸公共醫療體系占全國醫院和診所的百分之八十,為所有民眾提供高度補助的照護服務在醫護罷工後消失。民眾無力負擔私立醫院昂貴費用,也不敢前往軍政府控制的醫院就醫。
人道組織無國界醫師桑瑪派駐在緬甸第一大城仰光。他說:「形勢嚴峻,公共衛生體系幾乎崩潰。」
英國BBC報導,五十三歲緬甸女子莫伊(化名)罹患乳癌第三期,原本每三周前往國營瓦城綜合醫院接受化療。但醫院在政變後隔天關閉,醫師、護理師和其他醫護人員上街抗議。
莫伊現在無法負擔七百美元(約台幣二萬元)的醫藥費,在私立醫院完成剩下的療程,她認為自己還有約一年的壽命。莫伊沒有責怪醫師,還說:「這是軍政府的錯。即使我死於癌症也能接受,緬甸其他人應該獲得民主。」
報告顯示,軍方已鎖定罷工的醫護人員,突襲志願醫療機構逮捕、拘禁,有時甚至嚴厲毆打醫護。少數仍在運行的公共醫療機構已被軍人占領。軍方試圖說服一些醫師回來工作,近期還找大醫院一些高層負責人談話,但效果不佳。
數個大城市的私立醫院 不堪重負
軍政府在人手不足的病房和醫院停車場提供初級醫療服務。但觀察家表示,由於許多民眾對軍政府保持警惕,害怕和軍方接觸會受到社區反彈,怕到連基本醫療照護都不敢接受。這種情況導致集中在數個大城市的私立醫院不堪重負,有些私立醫院最初試圖為病人自行吸收費用,但大多已停止。
國際人道組織「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緬甸代表團負責人辛格哈爾說:「這種情況使許多民眾無法獲得通常能救命的醫療照護。」
新冠疫情使情況複雜化。目前由軍政府掌控的衛生部推出官方疫情數據變得不可靠,但就算只是稍微看一下感染率,也知道檢測系統失靈。發生政變一個月前,緬甸在今年一月通報新增一萬五千五百一十五例確診。政變一個月後,緬甸今年三月僅通報新增五百三十八例確診,新確診通報數量暴跌百分之九十七。專家表示,疫情很可能大肆傳播,帶來致命後果。
對抗愛滋、結核病成果 可能消失
政變也對緬甸過去二十年遏止愛滋病和結核病等傳染病緩慢穩定的進步造成影響。
例如,愛滋病在一九九○年代成為緬甸新興危機,但多虧國際援助的政府計畫,愛滋病感染和相關死亡數下降。然而,無國界醫師緬甸特派團前團長科洛沃斯說,政變發生後這項計畫已完全中止,「這很可怕。看見緬甸先前在公共衛生取得的所有進步快速消失是個悲劇」。他表示,不願和軍政府旗下衛生部合作的大型國際捐助者,正開始從提供數百萬長期病患重要安全網的關鍵計畫撤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