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共舞之夜」活動中,用3D投影重現巴米揚大佛。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阿富汗巴米揚山谷(Bamiyan valley)的大佛像建於六世紀,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但在二○○一年遭塔利班政權炸毀,震驚全球,如今二十年過去,有團體九日發起紀念活動「與佛共舞之夜」,在大佛曾聳立的地方,以3D投影技術重現金身。
「大佛」在光影下投射出亮麗光芒,伴隨著歌舞佛像「回到」壁龕。活動發起人之一胡賽尼(Zahra Hussaini)說,希望人們能記住大佛被毀的歷史,他擔心歷史會重演,怕再有文化遺產遭恐怖份子破壞。
巴米揚大佛原本有兩尊,「薩勒薩勒佛像」(Salsal Buddha)高五十五公尺,曾是全世界最高的立佛石像,另一尊則具三十八公尺高。在玄奘大師撰寫的《大唐西域記》中,稱巴米揚山谷為梵衍那國,當年有千人學佛法,極為興盛,信徒在佛面貼上金箔與寶石來供養佛陀。兩尊佛像被喻為「亞洲考古學的寶藏」,二○○三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當年,塔利班領導人認為設置大佛違反伊斯蘭教教義,遂下達滅佛令。時任聯合國祕書長安南(Kofi Atta Annan)前往阿富汗與塔利班談判,歐盟也勸籲停止行動,但塔利班仍利用大砲、坦克、炸藥摧毀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