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北港朝天宮的「龍井」,昨天中午吸引不少民眾排隊取水。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民間習俗在端午節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取「午時水」擦洗,可驅邪轉運、解暑熱、去時疫等功效。北港朝天宮旁有三百多年的龍井,昨天上午開放取用前,就已有民眾大排長龍。
這座北港龍井位在朝天宮旁一家小吃店裡,老闆王清坡表示,龍井水源豐沛、清澈,平時加蓋封閉,信徒有需要時須向媽祖祈求獲准,才會開蓋取水;每年只在端午節午時,開蓋讓民眾取水。但近日因雨量較少,水源比往年減少,但仍有許多人專程來取水。
朝天宮表示,朝天宮所在地是一處龍穴,有三口井,媽祖神尊下的一口井現已封閉,正對廟右側小吃店裡的是龍井,左側的虎井則已封井。昨天從古坑來取水的蔡先生說,已經來這取水三年,每次都取一桶回家,分給全家人使用,讓大人小孩擦洗保平安。
此外,台中大甲鐵砧山劍井的午時水遠近馳名,相傳早年鄭成功部屬拔劍刺地,跪求湧泉而來,致每年端午節午時,遊客都蜂擁搶汲井水。為避免民眾搶水,中市府昨天上午準備三百份劍井「午時水」紀念瓶,供民眾索取,號碼牌在三十分鐘內即被領完。
彰化縣百年古刹清水巖水井昨天不到十一時就出現人龍,民眾提著水桶等各種容器等著盛裝午時水,寺方發現疑似疫情效應,今年取用午時水的人數倍增。
清水巖管理委員會總幹事陳慶福說,民眾取用古井午時水,通常用在身體不適、幼兒受驚嚇、烹煮中藥,也有些廟宇取回去當作淨身水,清水巖不限制民眾取用量,希望帶回家後可以帶給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