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月光寺奠基 佛光人集體創作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曾美玉花蓮報導 |2020.06.06
2808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月光寺的木頭路燈獨矗山門,引導大眾入寺禮佛。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瑞穗佛光緣讓信眾從金剛門進入,用以學習柔和、智慧。 圖╱瑞穗分會提供
數十年來,在星雲大師和眾法師們的護念下,月光寺正式邁入新里程碑。圖╱月光寺提供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曾美玉花蓮報導】佛光山月光寺今天上午舉行奠基典禮,回首來時路,花蓮佛光人無限感恩所有的因緣和合,從佛光緣、壽豐禪淨中心到月光寺,數十年來,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和眾法師們的護念下,月光寺正式邁入新里程碑。

國際佛光會花蓮區資深督導暨監獄佈教師羅振順及夫人陳完,細數創會、護法歷程,甘苦與共、點滴在心。羅振順創立花蓮區第一個佛光分會吉安分會,並擔任第一位會長,當年跟著永勝法師、帶著會員,一路從北到南,分別輔導成立壽豐、鳳林、光復、瑞穗和玉里等分會,同時協助花蓮市各分會會務,再從吉安第一分會到精緻化的吉安第三分會,「一路走來,見證了月光寺建寺的歷史。」

金剛護法 保護常住

羅振順表示,月光寺在搭建供奉金佛的鐵皮屋時,一個人面對眾多陌生人破壞梁柱的惡行,當下以不畏懼的金剛怒目之姿,遏止了挑釁行為,免除了不可預知的災難。他說,當時只想著自己答應過星雲大師要護持月光寺,並保護常住,完全沒想到自己的安危。

陳完指出,長年在月光寺大寮當義工,為參加法會、活動的信眾們提供餐點,看著法師們身先士卒,下廚製備伙食卻從不喊累,這股精神激勵自己就算剛打完點滴,也要趕回道場完成任務;看著月光寺和佛光會日漸茁壯,內心感到無限的歡喜。陳完說:「跟著星雲大師,做就對了。」

瑞穗分會督導陳美玉分享,聆聽星雲大師在東部舉辦的佛學講座,當時就被大師闡揚人間佛教的理念所感動,發願追隨大師、護持道場,就此開啟了與佛光山的好因善緣。定期在自家租車辦公處所辦理各項活動、建寺義賣,全力支持佛光會。

自蓋建築 隱含佛法

在先生往生後,陳美玉深覺行解要並重、福慧要雙修,因此整理起自家園地,建立「瑞穗佛光緣」,建築依循大師理念並加入佛教義理,四個窗代表「四給」,是大師為佛光人建立的重要工作信條;六個燈則象徵「行六度波羅蜜」;身進金剛門,學習柔和、智慧。

陳美玉欣喜表示,如今月光寺將邁向新的里程碑,鞭策自己不忘初衷,定期邀約會員們讀書、共修,一起做建寺義賣品,手工餅乾、芒果青等應有盡有,一心一意為建寺而努力。

「位於花蓮最南端的玉里分會,長期為活動場地所困擾。」督導宋麗鈺說,玉里佛光緣原屋主陳先生在一次交談中,發現自己曾在多年前給予業務上協助,因此成就了好因緣。感恩諸佛菩薩護佑兩片繩套山門,感謝引領走進月光寺的木頭路燈,以及在夏熱冬冷時為經書、法器、教旗、會旗提供保護處所的貨櫃屋。感謝好因好緣,期待不同樣貌的月光寺到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