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曆七月到來,奉祀開台媽祖的新港奉天宮昨依循古禮舉行「封鐘鼓」儀式(圖/記者羅智華),董事長何達煌表示,原本奉天宮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及十四、月底這四天,早晚都會鳴鐘擊鼓,以傳達敬神之意,但為避免宮廟鐘鼓聲驚嚇到接受普度的「好兄弟」,因此進行封鐘鼓儀式,這不僅是宗教文化一環,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隨著農曆七月到來,奉祀開台媽祖的新港奉天宮昨依循古禮舉行「封鐘鼓」儀式,董事長何達煌表示,原本奉天宮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及十四、月底這四天,早晚都會鳴鐘擊鼓,以傳達敬神之意,但為避免宮廟鐘鼓聲驚嚇到接受普度的「好兄弟」,因此進行封鐘鼓儀式,這不僅是宗教文化一環,亦是媽祖慈悲精神的展現,必須等到農曆八月初一,才會將鐘鼓重新開封。
「農曆七月封收鐘鼓的傳統文化,源於笨港天后宮時期,傳承迄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何達煌表示,雖然有些人會對好兄弟感到懼怕,但對善待天下眾生的媽祖娘娘來說,他們也是屬於「無形眾生」的一種,為避免鐘鼓聲會不小心傷害、驚嚇到他們,所以才會有「封鐘鼓」儀式,以免鐘鼓被不知情的信眾誤敲,這樣的文化彰顯出媽祖普度眾生的慈悲精神。
奉天宮表示,在農曆七月期間,廟方也不會燃放鞭炮、不誦經,會一直等到農曆八月初一上午五時,才會正式再將大殿的鐘鼓重新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