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期間,佛光山遊人如織。
只見遊覽車一輛接著一輛開進高雄市大樹區這塊聖寶地,
踏入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的人潮,
更是多如過江之鯽……心情也跟著歡喜。圖/鄭清和、佛館提供
佛館莊嚴肅穆,令人發思古幽情。圖/鄭清和、佛館提供
文/鄭清和
二○一一年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落成以來,我每年都會安排一次去那裡旅行兼修行,這也是這裡與其它風景區不同而獨特的地方,既能調適身心又可沉澱心靈,排除負面情緒,迎入普照四面八方的光芒。
面對高達一○八公尺,採用一八七二噸銅鐵建造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高青銅坐佛的慈悲莊嚴面帶微笑的佛陀,更顯得自己的渺小。而每次與佛陀眼神交會時則備感親切!煩躁雜亂受塵俗污染的心,頃刻間化為一縷輕煙隨風飄散,被洗滌得乾乾淨淨,回歸人性原來的善良純真。
感受正向提升能量
心態端正了,整個人感覺就非常輕鬆舒適。感恩佛陀在沉默中度化我,不致於在黑暗漩渦中越陷越深,而能以一股強大正向能量,把我提升起來重見光明,重新過正常平靜無憂無慮的平凡生活。
從前去佛陀紀念館都是騎機車,從家裡出發到目的地大約一小時二十分。去年破例去過三次,最後那一次接受太太建議,改到左營彩虹高鐵站搭乘哈佛專車前往,省時又方便。
最近才得知要進入禮敬大廳門口前右邊那隻大象,代表當初佛陀騎乘白象入胎,含有紀念意義;左邊獅子則代表佛陀般若法音,用來闡揚佛陀法義。
國際級的觀光勝地
佛光山早年就是國際觀光勝地,佛陀紀念館成立後,全山更是遊人如織。只見遊覽車一輛接著一輛開進高雄市大樹區這塊聖寶地,踏入禮敬大廳人潮多如過江之鯽,平日就像過年般熱鬧,過年期間更是人人懷著歡喜心到此禮佛敬佛,讓人心情跟著歡喜雀躍起來。
立於成佛大道草坪上題名:(大豐收)的藝術品,格外醒目,創作者則是白滄沂(天雕博物館館長)。看完說明才得知,它象徵吉祥如意,富貴健康。金瓜頂上的蒂頭,表示祝福每一位來訪者都能出人頭地,出頭天。據說這個作品強調順從自然之形的創作理念,曾在本省各縣市文化中心、日本、美國、德國、英國公開展出,能得無距離的親近真是台灣人民的福報。
存歡喜心經常到訪
二眾塔三好兒童館是佛光山獻給大小朋友的禮物,藉輕鬆3D劇場卡通片,教育小朋友從小培養: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好習慣。觀音殿外面的大型木雕典雅壯觀,善男信女紛紛拍照留念。可惜裡面的臥佛、舍利子、觀世音菩薩都不准拍照。
參觀完出來後,我把左右兩邊牆壁上展出星雲大師的墨寶一一閱讀欣賞完畢,心靈再一次蒙受洗禮提升,至為感激感謝。依依不捨離去,我隨著往回走的愉悅腳步提醒自己:有空閒時一定要再來,不必等到一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