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國定遺址台東八仙洞原有多處大型洞穴遭寺廟占地建神壇,十多年來台東縣府辦理遷移,剩最後一洞「潮音洞」的潮音寺未撤,雙方纏訟多年,去年廟方敗訴卻未遷走,法院與縣府文化處最近會勘,確定廟方必須在十一、十二、十四日中擇一天強制拆除,文化部也將重新規畫八仙洞觀光動線。
潮音寺九十多歲廟公賴先德無奈的說,遷移事宜交由弟子處理,但他在潮音洞內定居超過半世紀,當然希望廟能保留下來,對地方觀光也有幫助,每天打掃潮音洞的他說,擔心被收回後,地方變髒亂。在八仙洞商店街賣飲料的婦女也說,希望政府能盡快實施觀光發展配套措施。
台東縣府文化處表示,八仙洞有三十多處海蝕洞,保有三萬多年前的史前遺址,為台灣珍貴的文化、地質資產,早期大型洞穴遭人建立神壇或寺廟,擺放神像、靈骨塔、神主牌祭拜,為人詬病,甚至接獲民眾投訴。十多年前中央規畫國定遺址新景觀動線,縣府受託進行遷廟作業。
未來文化部針對八仙洞有一系列景觀動線規畫,可彰顯八仙洞意義與價值,縣府也準備向聯合國提報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