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加的大清真寺內,參與朝聖的穆斯林圍繞中間的天房膜拜。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的麥加朝覲八月三十日開始,九月四日結束;全球已逾一千七百萬穆斯林朝覲者抵達沙烏地阿拉伯,當他們踏進最神聖的聖城麥加時,會一再被提醒,沙國執政的紹德(Al Saud)王室是麥加唯一的監護人。麥加朝覲一直是沙國政治的一部分,而且政治色彩濃厚 。
美聯社報導,在麥加,所有飯店門廳無不懸掛國王沙爾曼和建國國王的巨幅畫像。一座刻有沙爾曼前任者名字的巨型鐘塔不時對朝覲者閃著螢光綠燈。麥加大清真寺新建的一翼是以一位前國王命名,而大清真寺的一座入口是以另一位前國王命名。
近百年來,誰可進出麥加,及各國朝覲者的配額都由紹德王室決定。沙國藉由監管麥加朝覲鞏固它在穆斯林世界的地位,並與伊朗、敘利亞、卡達等宿敵對抗。沙國因有能力管理每年抵達麥加的大規模人潮而贏得讚譽,但也因朝覲出現踩踏悲劇而備受抨擊。
沙國的歷任國王同時是兩聖地麥加與麥地那的監護人。儘管它只是一項榮銜,華府親沙國的「阿拉伯基金會」執行長希哈比說:「任何掌控麥加和麥地那的人都擁有巨大的軟實力。打從第一天起,沙國無不抱著極其審慎的態度,不對想參與麥加朝覲的任何穆斯林設限,以免遭人指控利用麥加朝覲達成政治目的。」
麥加朝覲是伊斯蘭的支柱,兩聖地的監護人身分則是紹德王室正當性與權力的支柱。伊朗一再試圖透過麥加朝覲的踩踏事件打擊沙國王室的監護人形象。
兩年前,麥加朝覲因發生踩踏事件而變調,伊朗因此呼籲應由獨立組織接管麥加朝覲的管理與監督,但遭沙國斷然拒絕,指責伊朗將麥加朝覲政治化。去年沙國與伊朗斷交,沒有伊朗人獲准參與朝覲。
今年麥加朝覲前,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再度呼籲朝覲者示威抗議,表示朝覲是穆斯林表達信仰的絕佳機會;沙國的高級教士則呼籲朝覲者將時間全用來膜拜真神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