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歡喜領受甘露灌頂祝福。
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於高雄佛教堂舉行的「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典禮」,恭請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主法。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人間社記者梁美圓、彭高鳳高雄報導】距離一九五五年星雲大師在佛教堂傳授皈依至今已逾半世紀,二十六日佛光山普賢寺、佛光山高雄佛教堂聯合主辦「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典禮」,於高雄佛教堂隆重舉行,典禮恭請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主法,六百人成佛子,加入淨化人心、弘揚正法行列。
「皈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皈依處,三寶最吉祥。」心保和尚恭賀佛子,講解皈依的意義與生活,皈依是身心的依靠,讓人人增長力量,面對生活煩惱,如同小孩依靠父母養育而成長、花草因陽光水分而茁壯;身心皈依三寶,可使法身慧命增長、菩提願心發芽茁壯,往成佛大道邁進,成就菩提,做一個大菩薩,好似菩提樹,庇蔭眾生。
發心修持 行佛與佛相應
心保和尚指出,佛陀示現出生、修行、成道都在人間,透過修行不起煩惱,生活中就能看到心的本質,如《六祖壇經》所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法是通向解脫的方便,就在日常生活中,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就是將慈悲、包容、平等心、禪定、智慧用在生活中,也就是行佛,與佛相應。
心保和尚勉勵大眾,僧就是清淨的僧,亦說聖賢僧,所謂諸大菩薩、諸大羅漢,都是身心自在、具足智慧,是大眾學習的對象,學佛久了就像佛了,學佛的慈悲、忍辱、禪定。皈依後即為正式佛教徒,當親近正信道場,參加法會活動、當義工服務眾人,做不請之友,在眾中修行。
「世界之大,容身之處何在?」佛光山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表示,皈依後彼此成為修道的師兄弟,從此刻起,確認正知正見的信仰,從生活中護念真理,皈依讓心中有依靠,仰仗老師的教導,邁出依教奉行的腳步,平日多親近道場,上課、共修、發心承擔義工,讓道場不僅是學校,也是心靈的庇護所。
信仰傳承 老中青皆歡喜
壇場鐘鼓齊鳴、梵唄悠揚,佛子虔誠,大殿內莊嚴肅穆氛圍,感動百餘位觀禮家屬。最後,大眾領受甘露灌頂祝福,不論是學齡前後的孩子及在學學子、肩負經濟的社會中堅、含貽弄孫的長者,臉上盡是笑意,歡喜之情溢於言表。佛化家庭要傳承,是帶領兒孫皈依家長們的共同心聲,青年學子祈求佛菩薩加被,慈祥長者尋求信仰歸屬。
此次發心的佛子素質平均,其中碩博士、大學以上占三分之一,專業特殊職業者占多數,如經理、公司負責人、空姐、救生員、藥品管理師、教師等,年齡最小未滿周歲、最長九十四歲,還有遠從香港、上海專程求授皈依,海會雲來集,也說明學佛不分年齡、性別與社經地位,人人都能成為自己的貴人,創造幸福、快樂的學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