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懷絕技的團員變身為白菜、蘑菇、小辣椒、紫甘藍等,各自施展雜技絕活。精采的表演讓觀眾笑聲連連。
圖/人間社記者陳弼群
身懷絕技的團員變身為白菜、蘑菇、小辣椒、紫甘藍等,各自施展雜技絕活。精采的表演讓觀眾笑聲連連。
圖/人間社記者陳弼群
【本報高雄訊】佛陀紀念館與河北省博物院締結為友好博物館後,雙方文化交流陸續展開,河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王離湘七月率團來台,「文化河北—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九日在佛館拉開序幕。此次展演動靜兼具,探尋文化河北,培養內在氣質,更體會其中蘊含的人文意義。
河北寧晉工筆畫家一日至二十三日在佛光藝廊展出河北工藝美術作品。寧晉工藝畫傳承燕趙文化的遺音,上承歷史的厚重底蘊,下接農民追求富裕、文化生活的時代要求,並以古稱丹青的工筆畫為至高境界,令寧晉工筆畫日漸成為引人注目的藝術奇景。
靜態的展覽還有曲陽石雕藝術,如石雕工藝大師袁毅的「曲陽漢白玉佛造像雕塑」,呈現禪意盎然的藝術形象。「元亨玉瓷」傳達古典風尚與新時代氣息。另外,河北古城香業集團技術部經理暨香道師楊雪艷還親自示範「篆香」和「隔火薰香」等香道,展現傳承八百年的制香技藝。
其中最高潮、最歡樂的是,河北雜技團專為兒童量身打造的雜技音樂兒童劇《蔬菜總動員》,結合雜技、音樂、舞蹈和戲劇等多樣元素呈現。演出當天星雲大師還特地到場開示,讚歎「中華兒女有這種技術表演,實是中華文化的光采和榮耀。」另外還有「唐山皮影戲」演出,以經典寓言故事引人深省。
王離湘書記 精研一筆字
王離湘此番來台,除了親自指導各式展演外,亦特別到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參觀一筆字書法展及藏書館。王離湘對大師一筆字一再端詳,尤為讚譽大師的書法字體獨具一格,在〈行佛〉作品前,他仔細地分析大師的運筆,從落筆到收筆,並說在提筆、輕重、轉折,都看到大師運筆的用心與一般人難以企及之處。
他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曾撰寫論文〈淺析星雲大師一筆字的美學價值及其家國情懷〉,在藏書區看到大師硬筆字的手稿非常高興,他說能對大師書寫的歷程更加了解,未來再撰寫大師一筆字的賞析文,就能有新的元素。
王離湘說,河北文化有機會來到台灣,緣自於「金身合璧」,感謝大師發的大願心,更促成了河北博物院與佛館締盟,兩館簽訂了五年合作交流計畫,這或許是五十年、五百年的因緣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