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薄培琦台南報導】現代人注重終生學習,事業、家庭兩得意的企業夫妻劉招明、陳秋琴,十四日於台南市南台別院,聯合主講「人生的終生學習—親子教育」,暢談教養子女,力求傳承美德與信仰的經驗談,吸引來自台南、善化共六百一十三位聽眾聆聽。
為什麼親子教育是人生的終身學習?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劉招明、佛光山中天學校校長陳秋琴,兩人共同強調,要看見孩子的獨特性,把每一天都當作第一次見到孩子,更重要的是「愛孩子的智慧,需要學習培養」,不能盲目依賴專家說詞。
劉招明和陳秋琴原本都從事教職,早年創業移民澳洲,後來轉戰商場,事業有成,也曾為孩子的教育學習全家大遷徙,以身教、品德、信仰教養下一代。
對於教養,他們提出七個重點: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二、創造好因好緣給孩子。三、引導孩子建立正知正見。四、以身作則。五、培養孩子感恩心和責任感。六、分享中學習,陪伴中成長。七、集體創作溫馨和諧的家庭。
他們表示,家務是家中每一分子的責任,家長千萬不可有「孩子只要會讀書就好」的想法,完全不讓孩子插手家事,這樣容易造成孩子人格缺陷,甚至與現實、家庭情感脫節。
孩子是需要教育的,為了杜絕孩子互相告狀的壞習慣,劉招明曾經採取「連坐法」,只要孩子告狀被懲罰,一定想辦法讓三個孩子一起受罰,久而久之,孩子也體會到「同體共生」的關聯性,因此改掉了愛告狀的習慣,彼此間的感情更融洽。
為了接引孩子學佛,劉招明和陳秋琴連續兩年,分別陪伴孩子回佛光山參加短期出家,原先以不了解佛教為由,婉拒皈依的長子,因而體會「原來佛陀比科學還科學」,爾後三個子女都自願皈依、受五戒,成為優秀的佛光青年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