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生印度結法緣 教沙彌漢語 心被萌化了

文/秦卓麗 (北京大學印地語交換生) |2015.06.23
2009觀看次
字級
菜園的瓜熟了,合力搬進大寮。 圖/德里文教中心提供
圓滿沙彌戒、搭上袈裟,赤子之心依然。圖/德里文教中心提供
北大生印度結法緣 教沙彌漢語 心被萌化了 圖/德里文教中心提供

「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汙染。」

——《佛說四十二章經》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宗教,但我信仰真善美,相信緣分,相信遇到的每個天使都緣於前世的不止五百次回眸,尤其相信在佛光山印度新德里文教中心(沙彌學園)那段日子,是我莫大的幸運。

與沙彌學園的緣分開始得很偶然。三月一開始德里的熱浪逐漸一波接一波來襲。國內一位學長帶朋友來印度玩,他跟我講了以前在沙彌學園教沙彌們漢語的事情,並留下慧顯法師的聯繫方式。我找到慧顯法師,並組織了幾個同學一起去教漢語。美麗的緣分於此開始。

沙彌學園在新德里郊區的一座農場裡,離我們挺遠,一般坐突突車過去至少一小時。尤其是後來,太陽蒸騰著空氣,連出門都需要很大的勇氣。然而,這是值得的…。

慧顯法師 嚴師慈父

沙彌學園不算大,大門上的法輪和漢字有一種讓人平靜的魔力。守門的是一位印度大叔,華人面孔可以直接進去,大叔每次都低著頭、雙手合十,安然地讓我們進去。

一入門,一尊佛像映入眼簾,神態悠然自得,越往裡,綠意盎然,繁花似錦,蓮花吐苞,蜻蜓戲水,木蘋果樹枝條被果實壓得彎腰,在草坪裡仔細看,可以看到可愛的小沙彌塑像,時不時可以看到孔雀開屏和猴子在木瓜樹上竄來竄去。裡面還種了很多香料,充盈著清新的舒服味道。

慧顯法師溫文爾雅,總是面帶微笑,讓人很安心。他是馬來西亞華人,主持沙彌學園大小事務、照顧小沙彌。我和幾個同學讓沙彌做的口語練習中,有一項是「我最喜歡的人」,沙彌們的答案出奇一致:師父。「在我生病的時候,師父給我買藥;師父教給我們佛法道理;師父帶我們參加很多活動,讓我們開眼界;師父給我們找老師、教我們知識…。」在和慧顯法師的談話中,我們深切體會到他的事必躬親,從組織下鄉看病、主持文化活動到批閱沙彌日記、關注沙彌視力等,事無鉅細,他都一絲不苟。

精心備課 因材施教

由於當時已經確定五月初回國,很可惜只有兩個月時間來教漢語。第一次來熟悉環境後,我們立刻確定了「一對三」的授課方式及每周兩次的授課時間。緊接著開始教授沙彌漢語的歡樂時光。

在我們之前的中文老師幾乎都是台灣人,其中二位老師年紀也不小了,但每周長途奔波來此,很敬佩他們。送別其中一名老師時,從他的感言中,我聽到了不捨與對沙彌的希冀。

沙彌們的漢語水準參差不齊,我們都會根據他們的水準來精心備課,好對得起時間、對得起他們和自己。沙彌學習很努力,常常三五成群一起念書,不懂就互相問。

他們的課程很繁重,除了佛法、誦經、司打法器,他們還要學習印度中學的所有課程以及中文、英文、印地語、巴利語等,烹飪、美工、瑜伽、功夫等也不可少。他們的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對沙彌來說,周六短暫的打板球或者踢足球時光,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幸福。

沙彌們輪流做飯洗碗,他們不僅廚藝精湛,甚至會蒸饅頭和做豆腐。我們驚歎不已,同時也自愧不如。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很矮的小沙彌繫著圍裙,站在小板凳上,用小手在大盆裡用心地刷著碗…。

離別難 兩個月太短

有一次在沙彌學園用齋,印法老師跟我們分享了很多趣事。如:偷懶不想洗澡的小沙彌只洗了頭,騙老師說洗過了,結果被指出沒換的襪子還是乾乾的;第一次來的小沙彌問老師,為什麼電扇轉會覺得涼快;來自拉達克的小沙彌會問為什麼德里沒有冬天、怎麼還沒下雪?

所有的沙彌都很可愛很懂事,每次見面所有沙彌都雙手合十道:「老師吉祥。」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我整個人都要被沙彌們「萌化」了。

慧顯法師則是特別機智地跟我們提前打了個招呼:「不要因為他們很可愛,就摸摸他們的腦袋之類的,畢竟是出家人。」

兩個月的時間真是太短,而離別總是如此困難。在課堂上,我告訴沙彌我們要走了,聽到他們問我們何時再回來那一刻,心裡真是酸酸的。離開那一天,慧顯法師在尼泊爾進行賑災相關工作。我們像平常一樣上完課後,阿寶教士和沙彌辦了送別儀式,我們教的沙彌都用他們並不是很流暢的中文訴說謝意,我們也表達了留戀不捨以及對他們的祝福,好幾次大家眼眶都紅紅的。

他們還費心準備了蛋糕和甜甜圈,大家都知道他們要買這些東西有多遠、多麼不容易。等我們真正坐上車要離開,才知道有多麼難—沙彌們抱著小音箱,一邊追著車跑,一邊揮手唱著:「佛光照耀著你,佛光照耀著你,祝福你健康、祝福你快樂…」我們幾個人在車裡哭成傻子。

沙彌學園,謝謝。

後悔與你相遇太遲。

遺憾與你短暫交織。

感恩與你有幸邂逅。

相信我們緣分不止於此。

吉祥,阿彌陀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