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米爾仙境 徐明正快門記錄

林洛瀅 |2015.02.13
2050觀看次
字級
徐明正的作品〈五體投地禮大佛〉。圖/徐明正提供
徐明正的作品之一〈再苦也要受教育〉。
攝影師徐明正。

【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印度喀什米爾省海拔四千公尺,是攝影師徐明正在高中時最嚮往地方;去年七月,他與友人組隊前往十四天,共拍下一萬八千多張照片,並且籌備半年推出「失落祕境影像展」,從「荷槍實彈」、「路途遙險」、「人種複雜」、「宗教多元」四大主題,呈現喀什米爾多元種族與宗教色彩,即日起至三月一日在台東縣台東市文化處藝文中心一樓展覽廳展出。

人間香格里拉

濃厚神秘色彩

「對我來說,喀什米爾是『人間仙境』、『人間的香格里拉』!」徐明正表示,高中時看了一部電影《失去的地平線》,是一九三三年英國作家詹姆士.希爾頓的作品,書中描述喀什米爾風情,看完電影很想一探究竟,當他第一次踏上喀什米爾土地,眼中望去都是各種不同宗教寺院道場。

一行人在拉達克區列城縣停留兩天,正趕上每年七月中旬紀念蓮花生大士聖誕的黑密節。

徐明正說,黑密節是當地藏傳佛教最重要節慶,有著濃厚神秘色彩,當天列城縣黑密寺外,很多藏傳喇嘛大跳金剛舞,還有「曬大佛」儀式,近三十位喇嘛將超大幅唐卡到寺院外曝曬,以防止唐卡受溼氣影響發霉或灰塵附著,曝曬過程還有一批人演奏,場景相當壯觀,為搶占最佳攝影位子,凌晨五時就出發。

翻山越嶺聞法

僧蘊修道氣息

攝影期間,徐明正等人聽說達賴喇嘛抵達喀什米爾省弘法二個星期,佛寺外面規畫帳篷區,提供民眾住宿。徐明正說,很多人攜家帶眷從鄉村翻山越嶺來聽佛法,還有來自荷蘭、大陸等藏傳佛教信徒,看到人民對宗教虔誠很感動。

列城縣某座山頂有插著一根柱子,上頭綁著一條線連接到附近某間佛寺,線上掛滿「雪山獅子旗」隨風飄揚,行程安排停留三天;徐明正說,平時通往山頂道路人來人往,他很渴望能夠拍到一位喇嘛佇立山頂旁虔誠禮佛模樣。

在山頂停留的最後時刻,他的相機鏡頭出現一位達賴喇嘛的隨眾,緩步走向山頂,再掛上「雪山獅子旗」並轉身向外雙手合十禮佛,這位喇嘛散發修道者寂靜氣息,當喇嘛出現相機鏡框時,他竟不知不覺快門拍下全程共五百張照片,徐明正苦等沒有白費,終於拍到夢想中的畫面〈禮佛心蒼天可鑑〉。奇妙的是,等喇嘛緩步離開後,陽光也瞬間消失。

強忍高山不適

傳達真實風貌

除了藏傳佛教慶典,徐明正也看到伊斯蘭教清真寺建築高聳,印度教在喀什米爾省的人數較少,錫克教的男生會包著藍色頭巾,甚至還到某間小型規模約五十人的國小,學生使用幾根木頭拼湊課桌椅上課,沒有舒適學習環境,仍用心努力學習。

為完成攝影藝術創作,徐明正忍著高原氣候帶來頭痛等身體不適,起初他還沒有氧氣瓶,每走幾步就氣喘如牛,加上喀什米爾省有著複雜歷史背景,雖然誕生出多元種族與宗教信仰,但是所有寺院都有印度軍隊駐守,在祥和中瀰漫詭譎氣氛。

徐明正回憶,喀什米爾省主要三大宗教為伊斯蘭教、印度教與藏傳佛教,在列城縣隨處有印度軍隊鎮守,隨團導遊曾再三叮囑:「千萬不可以拍軍人!」但是他身為攝影者,一生或許只來一次,寧願冒著生命風險,只想傳達當地最真實風貌,於是背著相機,調好光圈、焦距、ISO值,每張按下快門的照片,都是瞬間最自然的笑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