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食油 今起清潔隊回收

 |2014.10.25
209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今天起,炒菜、炸雞塊產生的廢食用油,可裝入盒中收集起來,倒垃圾時交給資源回收車、倒入集中桶內,清潔隊收取廢油後,將標售至國內七家再利用機構,製成生質柴油。

環保署昨天宣布,將食用油納入「執行機關一般廢棄物應回收項目」,家戶及學校、機關團體產出的廢食用油,可交由環保局的資源回收車或鄉鎮市公所清潔隊清運,防止廢食用油再度進入食物鏈。

環保署也要求,各環保局每月十五日,要到「中央各部會及各縣市廢食用油申報系統」,填報前一個月廢食用油回收量,以及再利用使用量,以掌握廢食用油流量及流向。

但如何吸引民眾將廢油交給合法機構?各國民間有不同做法。如韓國有的教會有回收系統,民眾在家榨油兩、三次後,裝入油罐,周日上教堂時帶去回收,教會則做成肥皂,因去汙力強、賣得很好。

鄰近的日本在管制廢食用油時,則分為中央、地方、企業三大層面。依據日本食品回收管理法,若將廢食用油加入食品,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一千萬元(相當台幣三百萬元)。

由於日本將廢食用油歸類為可燃性廢棄物,家戶宣傳時會呼籲將量少的廢油,以吸油紙、舊報紙吸收,併入垃圾丟棄;若油多,則添入食用油凝固劑,也就是日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建議加入的蓖麻油,使其成為果凍狀,不易亂傾倒汙染環境。

大型企業收取廢油時,收取量、處理方式、流向則須在網站全面公開透明化;一般回收業則採證照制度,專門在各地免費收取廢食用油。

至於歐美則因地廣人稀,廢食用油相關法令多以防止汙染水體為目的,如美國在各地設有回收站、或是附近餐廳設回收桶;講究美食的法國則是強制要求交給回收機構。

阮國棟建議做指紋追蹤

前環保署環境檢驗所所長阮國棟建議政府,在夜市、餐廳回收的廢食用油中,添加具有「警示追蹤」功能的染色劑,讓回收的廢食用油有類似DNA、指紋、瞳孔等獨一無二的特色,不但民眾易於識別、不致誤食,也方便事後追查,讓不法分子無所遁形。

阮國棟表示,這種「指紋秘方」其實不用花費高成本就立即可用,且是國內已有、獨步全球的技術,不但適用於食用油檢驗,也可用於廢爐碴、集塵灰,防止不法集團任意傾倒爐碴、集塵灰,減少汙染土壤及地下水,這項技術未來甚至可外銷到世界各地。

阮國棟說,據他和環保署環檢所同仁研究,這些添加劑對人體及環境生態沒有危害,而且在很微量,例如百萬分之一、俗稱ppm濃度儀器仍可偵測出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