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 花開見佛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 |2013.10.19 語音朗讀 22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者簡介張之先 1946年出生,四川內江人,係已故國畫大師張大千的侄孫。1993年接觸攝影,1995年開始以拍攝荷花題材至今。曾任重慶師範學院、深圳高等職業學院客座教授,熱心推動深圳文化藝術工作,受到深圳文化藝術界好評。攝影/張之先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攝影/張之先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攝影/張之先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攝影/張之先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攝影/張之先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攝影/張之先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攝影/張之先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攝影/張之先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攝影/張之先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攝影/張之先 作者簡介 張之先 1946年出生,四川內江人,係已故國畫大師張大千的侄孫。1993年接觸攝影,1995年開始以拍攝荷花題材至今。曾任重慶師範學院、深圳高等職業學院客座教授,熱心推動深圳文化藝術工作,受到深圳文化藝術界好評。現為深圳市老年攝影學會會長,先後在大陸、香港、澳門、泰國舉辦過攝影展和講座,攝影作品散見大陸各大報刊。 張之先攝影展 ■展覽時間:2013/9/28-11/3 ■展出地點:高雄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 ■開放時間:周一~周日9:00~17:00 文/佛光緣美術館總館 攝影/張之先 荷花,又名蓮花,別稱菡萏。在中國文化中,借物喻情是藝術家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荷花因植於池沼之中,而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它的生長生態,又正好是一個社會理想人格的比喻,所以被廣泛地運用到藝術創作中,成為文人畫家久頌不衰的題材。 荷花又因妙香廣布,能令見者喜悅、吉祥,所以,諸佛及菩薩大多以蓮花為座,如極樂淨土的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二菩薩,皆坐於寶蓮花上,也使荷花素為佛教徒所珍視。 攝影出現後,荷花自然也成為拍攝對象。張之先從一九九五年開始拍攝荷花,一年到頭,往返穿梭於池塘荷田之間,透過各種視角角度,從最初的小荷、新荷、盛荷,再到後來的枯荷、殘荷,呈現從色彩到神會、漸悟至頓悟的鏡頭語言。 此次,張之先受佛光緣美術館總館之邀,以「花開見佛」為題,展出七十七件荷花攝影作品,期透過荷花之美,讓觀者從中體悟生命力的飽滿和繁盛。 前一篇文章 看過來!【天涼好個秋】徵圖 下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熱門新聞 01陸建匈塞鐵路 塞國段全線通車2025.10.0502全球佛光人 雲端共識和諧和平2025.10.0503埃及熱氣球映門農巨像2025.10.0504以愛育才 20教師獲頒星雲教育獎2025.10.0505菲律賓宿霧強震 佛光人馳援賑災2025.10.0606高市早苗 電視台主播邁向首相寶座2025.10.0507虎頭埤風景區 推動纜車BOT案2025.10.0508心保和尚闡述《八大人覺經》修行是生命最好的投資 2025.10.0509【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52025.10.0510【人間行者心】感恩茶會 一場殊勝的相遇2025.10.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影像筆記】荷塘變奏曲【時光映象】荷韻【光影哲思】一日一龜一學校【光影魔術師】六十石山 金針花開滿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