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從今天起至十三日舉行翡翠玉石毛料大型初級拍賣會(公盤),近萬名華人摩拳擦掌前去參加,希望能買到美玉。
《香港文匯報》引述內幕人士指出,這屆公盤推出的玉石數量,比去年的九千餘堆多出兩倍;去年公盤總共賣出玉石毛料七千七百八十四堆,珍珠兩百三十七堆,收入達十億美元。
報導介紹,緬甸政府於一九六二年把所有的礦產資源收歸國有後,開始籌辦翡翠玉石投標拍賣會,並於一九六四年三月在首都仰光舉辦首屆翡翠玉石毛料公盤。
公盤是指賣方把準備交易的物品在市場上進行公示,讓業內人士根據物品的質料評議出公認的最低交易價格,再由買家在該價格的基礎上競買。它是一種初級拍賣交易方式,但與正式拍賣不同,因為公盤不需要對交易物品進行鑒定。
緬甸公盤分為三種。每年三月舉行的珠寶交易會,推出的翡翠玉石毛料佔緬甸年總開採量的五分之二左右;十一月舉行的交易會,翡翠玉石毛料量與三月的交易會相當;每年一月或六月不定期舉行的特別珠寶展銷會,翡翠玉石毛料占緬甸年總開採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今天登場的就是這個展銷會。
報導說,每次公盤拍賣現場,來自四面八方的競投者揣著巨資如蜂逐蜜,砍價聲、投標聲、競標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