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歐洲已造成十八人喪生的致命大腸桿菌恐已渡過大西洋。美國衛生官員周四表示,美國出現三宗懷疑感染個案,患者最近都到過德國。自德國爆發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EHEC),已波及歐洲十國,感染人數增至一千六百人。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發言人斯金納表示,目前還在等待血液樣本的檢驗結果,仍無法證實此事。不過,美國已加強檢測來自歐洲的食物。
俄羅斯周四宣布全面禁止從歐盟國家進口新鮮蔬菜,歐盟委員會譴責該國的做法是「極不合適的」,要求俄國解除生蔬進口禁令。
在當局調查神祕致死細菌病原的同時,德國又傳出一起大腸桿菌感染死亡案例,使歐洲的死亡人數攀升到十八人,只有一個死亡病例是在德國以外。
英國也爆七人感染
除德國以外,奧地利、丹麥、法國、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以及英國等國也出現了病例。
英國健康保護局表示,英國有七人受到大腸桿菌感染,病例全和德國有關,包括四名德國人和最近去過德國的三名英國人。該局指出,其中三名出現併發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US),另外四人則腹瀉流血。
據世衛組織稱,除了兩宗病例以外,其餘感染者都曾在近期前往德國北部或和來自德國北部的人進行過接觸。
而專家根據初步的基因排序顯示,目前肆虐的大腸桿菌菌株前所未見,是由兩個不同的菌株變種而成的新菌株STEC O104(或是Husec41)。
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安全專家克魯瑟說,新菌株的致命性和毒性更高,這也許是為什麼歐洲這次的疫情規模如此凶險。
變種腸菌會傷肝腎
參與研究病因的中國華大基因研究院告訴法新社,基因序列顯示一種「全新超毒大腸桿菌菌株」,也發現對抗生素有抗藥性。
專家指出,普通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 coli)會導致患者腹瀉、腸道出血的症狀,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引起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是腸出血性的是一種新的大腸桿菌的變種STEC O104大腸桿菌,可引發溶血性尿毒症(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症狀為出血性腹瀉,血管和腎功能、肝功能受損,最嚴重時導致溶血性尿毒綜合症,致腎衰竭、癲癇發作、中風和昏迷,甚至死亡。這很可能是這次大腸桿菌感染造成多國高死亡率的原因。
另一導致高死亡的原因是,變種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抗藥性較強,抗生素對它無效。在醫生尋求解決辦法時,患者的病情就已惡化。專家表示,由於這種病菌對很多抗生素具有抗藥性,使用抗生素反而會使病菌產生更大毒性,目前還沒有有效治療這一病菌感染的方法,增添大眾對此病的恐慌。
較台塑化劑更嚴峻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昨天就指出,最近歐洲出現的新型大腸桿菌問題,比台灣的塑化劑風波要更嚴峻,他呼籲大眾必須提高警覺。
另有報導指出,此次歐洲超嚴重大腸桿菌大部分受害者為女性。柏林夏里特醫院葛柏醫師表示,可能女性體質較易特定的菌種滋生。
華人細菌專家張文蘭則呼籲民眾毋須恐慌,因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耐熱性較差,在攝氏七十度以上的水煮食數分鐘就能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