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本來腿部無力的奶奶,復健時總是苦著一張臉,但遇到可愛的「狗醫生」,伸腿提高,看著狗兒跳過自己的腿,開心得像孩子,「多跳幾下也沒問題」,也間接完成復健。
在狗醫生與飼主義工的陪伴、互動下,服務對象能獲得關懷,接受刺激促成口語對話、心智訓練,也能自發性地進行肢體復健,不少患者因此敞開心胸,治療進展加速。這就是狗醫生的魔力。
台灣狗醫生協會理事長陳秀宜說,協會與護理系、福利機構合作的研究也顯示,動物輔助治療的介入,在老年療護、身心障礙兒童、失智老人等成效高,連國外的相關組織也表示印象深刻。
兩歲多的「Hola醫生」,是喜樂蒂牧羊犬,已經「執業」九個月了,每個月至少三次到安養機構、醫院「出診」,即便患者手抖得厲害,看到Hola貼心的把頭轉正,甚至視情況將頭伸出來,就會一次次的把塑膠圈往牠頭上套,不知不覺做復健。
飼主溫政峰說,其實Hola非常敏感、膽怯,沒想到取得狗醫生資格後,樂於與人相處,可見狗醫生的幫助是雙向的,除了幫助人,也幫助了動物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