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AI的新聞這麼多,為什麼?

執筆人: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教授 |2018.04.18
1530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教授

據說,早在一九五五年的美國校園,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英語字彙就出現了。倡導AI的人說,有朝一日,人應該可以教導非人,也就是機器,學習使用人的影音圖文、口語與身體語言,甚至是各種抽象概念,以及隨之衍生的思考活動。

作為AI的漢譯,「人工智慧」(另譯「人工智能」,較少使用)最慢在一九七三與一九八一年,已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現身。這個翻譯明顯是美化了原文。人都不一定擁有的智慧,居然可以由人創造出來的機器「後出轉精」,有了「智慧」!

其後,相關的新聞有點像是例行公式,定期報到,數量不多。最近開始有了變化,有關「人工智慧」的新聞或評論,急遽增長。台灣的《聯合報》去年有四百九十一篇談「人工智慧」,二○一六年是一百八十六篇,再往前的二○一五年,只有五十二篇。中國大陸在這三年間的動靜,也是這樣,《人民日報》標題出現「人工智慧」的篇數,依序是八篇、二十八篇,然後是八十一篇;中國國務院更在去年七月,頒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畫》。

為什麼會有這個轉變?

乍看之下,這與現實經濟的走向,很不和諧、不搭調,甚至矛盾。今年初,有篇實證論文,在美國經濟學年會發表,引發注目。它說,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T)軟硬體進入美國各行各業愈來愈多,但是,勞動生產力的效率並未增加,反見減少:一九九五至二○○四年是百分之二點五,二○○四至二○一六年降低到了百分之一。

IT不等同於AI,後者必然運用前者,但IT傳送的影音圖文,未必涉及「生產」,反而在很多時候是「消費」,甚至降低了生產效率。年初微軟集團發布調查報告,指其歐洲兩萬員工端坐在辦公桌之時,很少專注處理公務,而是一有機會,就在「看貓咪影片」。微軟的結論是,「數位革命未必增加生產力」。

假使IT對生產力的提升,幫助不大,那麼何以必須仰仗IT才能運用的AI,兩年以來,得到那麼大的注意?至少有三種可能。

第一個理由是,IT沒有提升生產力的研究發現,即便眾所矚目,但其實根本就不正確。二是企業集團也許

認為,生產力沒有提升的是別人,不是自己;更關鍵的是,資本相互競爭,各大資本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不繼續研發IT與AI,並且要將其重要性提高到至尊,爭取游資與國家資金的進入。

第三個,也許更為可能?這是「黎明前的黑暗」。AI不再是吳下阿蒙,歷經六十年的進展,在認知科學的推動與串連下,深度學習結合神經網路,強化語音、聲紋及臉面辨識的能力,機器如今竟可從顏面推知人的情緒與行動傾向!AI結合自動化與機器人必然取代人力的階段,很快就要來到。

一旦進入這個階段,現在已經讓很多國家灰頭土臉的不平等與失業…等等社會問題,顯然還要擴大蔓延。怎麼辦?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說,只能課徵「機器人稅」。另一個作法是推動「全民基本所得」政策:比如,以年均收入四萬美元的國家為例,所有長住該國的國民,一人一年不附帶任何條件,可以得到一萬美元的收入。SpaceX的創辦人穆斯克(Elon Musk)提過這個建議。

蓋茲與穆斯克是認真的嗎?「察其言,觀其行」,假使他們繼續就此發言與闡述,甚至發起行動,起身倡導這些政策,那就真是言行如一,可以作為政治人的表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