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兄妹學拳 保護弱勢長者 李祖翔 |2020.02.18 語音朗讀 45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晉辰(右)、劉又葳(左)與爸媽一起投入關懷老人的行列、培養好品格,收穫比預期得多。 圖/華山蘆洲天使站提供 劉又葳(右)常參加華山基金會的活動,請弱勢長輩吃點心、逗他們笑。 圖/華山蘆洲天使站提供 劉晉辰(右)喜歡到長輩家訪視,他說阿公阿嬤開心,他們就開心。 圖/華山蘆洲天使站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一對小學四年級的雙胞胎兄妹劉晉辰、劉又葳,在2018年獲得全國跆拳道錦標賽一金一銀好成績,有人問:「小朋友,你們為了什麼學拳?」他們說:「要讓阿公阿嬤不會被欺負。」原來,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爸媽從小帶著他們關懷弱勢老人,沒想到收穫這麼大。 「媽媽,為什麼阿公阿嬤沒有人照顧?」曾經兄妹倆很納悶,媽媽就將案家情形如實告之:「年輕的時候不懂得為未來著想,沒照顧到家庭,老了孩子就幾乎不理他啦。」兄妹說:「那是以前了,現在的阿公很好,孩子應該來看看他,一起吃個飯。」但大人的世界很複雜,媽媽只好說:「如果媽媽不理你們,任性的一直出去玩,你們會怎麼想?」兄妹立即抱住媽媽說:「我們會一直等妳回來,因為妳是愛我們的。」聽到媽媽分享這段對話的人,都深深認同孩子被教得真好。 爸媽以「雙寶」為傲,但其實6、7年的身教沒那麼簡單。平時夫妻都要上班,媽媽還是利用閒暇之餘勤跑兒盟、育幼院,關懷孩子,雙寶5歲後則和媽媽一起到住家附近的華山基金會蘆洲天使站服務,探訪老人,爸爸有空也會來。「剛開始我很緊張,因為不知道孩子會不會怕和陌生長輩相處,雙寶卻反過來安慰我說,把他們當自己的阿祖或阿公阿嬤就好啦。」媽媽欣慰的說。 給孩子機會 當能給的人 孩子很懂事,除了媽媽一手帶大,全家常出國,以自助旅行的方式教導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訣竅,「遇到問題時要全家一起解決,尤其給孩子表現的機會,讓他們點餐、找地圖,就算年紀小、做錯了,但下次不就會了嗎?」媽媽說,雙寶學習不怕失敗,家事都是他們包辦,還會做早餐,7歲時聽到獨居長輩常被欺負、家暴,才主動報名學跆拳道,現在是跆拳道校隊,功課也不落下,多次代表學校參加作文、畫畫和演講比賽。 「我們希望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將來不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掌心向下,能給是件幸福的事。」當一家人參加華山基金會關懷老人的服務活動時,的確感到滿滿的幸福,媽媽說,有次為長輩圓夢拍婚紗,雙寶來當阿公阿嬤的花童,他們10小時不喊累,逗長輩笑一整天,長輩也熱淚盈眶,一直牽著他們的手。 雙寶表示長輩對他們很好,常擔心義工沒飯吃,好幾次偷塞菜餚到他們嘴裡,「感覺好溫暖!」有時上街募發票,不只路人加油,街頭藝人都拿起麥克風幫他們喊,提高發票量。雙寶還喜歡到長輩家訪視,因為可以讓阿公阿嬤開心,笑說:「他們開心,我們也開心。」 有幾次長輩慶生和吃元宵,他們不克前往,依然能奉獻,將幸福的一刻傳揚出去,因為雙寶的媽媽是粉絲頁小編!不過,媽媽說,當小編最重要的條件是盡量參與每個活動,才能寫出最真實的感受,他們的網站上,確實一字一句動人肺腑。 感受站長愛 伴老過寒冬 「你們付出好多,不僅僅是為了孩子的品格吧?」記者發問,媽媽坦承,奉獻還有個關鍵:華山天使站站長林佩欣,「就是感受到她對老人的用心,才願意跳出來承擔這麼多。」 粉絲頁上有部短片,是林佩欣帶義工訪視85歲印尼奶奶、為她慶生的感動過程。奶奶曾在印尼跑船,結識丈夫,45歲來台,由於大齡,沒有兒女,對無法傳宗接代深感內疚,失眠無數夜晚,幸好先生也沒有怪她。多年前老伴過世,她孑然一身,沒有恆產還被迫搬家。2016年林佩欣走入她的生命,協助申請福利、找房子,去年她握著奶奶的手說:「這裡不會只有妳一個人,還有我們。」奶奶抱著她,在她耳邊頻頻道謝。 那天林佩欣哭了,既不捨印尼奶奶的孤寂,也因為一位服務過的長輩離世,想起當成自己家人照顧的阿公阿嬤,陸陸續續當天使就好難過,雖然關懷是工作,但她真心希望可以一直陪著他們,一起出遊、看看不一樣的世界。所以她對印尼奶奶說:「妳可以多來找我聊天啊。」奶奶卻說:「我不敢吵妳,妳一個人要照顧90幾個老人。」正是服務人手不足的原因,雙寶媽才發心擔任小編,分擔工作壓力。 今年1月,他們送了暖暖被給長輩,2月初送了元宵,還為人瑞爺爺慶生,希望社會支持關懷弱勢長輩的常年服務經費,讓長輩不再孤單。 前一篇文章 零廢棄生活 永續環境 下一篇文章 被火紋身女孩 為燒燙傷者發聲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