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

文/記者何磊靜 學戲劇文學出身的趙健在大學時期就是出了名的「讀書人」,讀書是他的生活習慣,他在大一時,學校頒了獎給他,因為他這一年登記在冊借閱的書籍達400餘本。 每到周末,在自家書房、客廳或任何一處安靜角落,「九○後」小伙趙健架上手機,調好燈光,就開始對著鏡頭滔滔不絕講書,情到深處,不自覺...

2025.09.14
【「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

文/記者趙怡寧、張雅雯 「搭伙兒CHAOS」不僅提供書籍和空間,更通過文化沙龍、藝術工作坊等活動,讓居民從空間使用者轉變為文化創造者,使書屋成為充滿社群活力的文化客廳。 下午四點剛過,成都市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區益民菜市漸漸熱鬧起來。居民們拎著菜籃子,在琳琅滿目的商品間仔細挑選,孩子們不等家長買...

2025.09.07
【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

文/記者徐歐露  2016年,由高保雲任會長的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成立。協會逐步壯大,會員遍布大陸各地,長期會員達600多人,帶動2000多人投身公益事業。 童年時光,她曾在缺衣少食中度過;異地打拚,鄰居們的接濟讓她銘記一生。組建愛心志願者團隊,多年來不間斷為困難群眾郵寄衣物,為留守少年帶去母...

2025.09.07
【網紅博主】龔向桃 真實生活日常最吸睛

文/記者徐歐露  不到3年,龔向桃和丈夫包立春的影片號「蜀中桃子姐」粉絲量在美食領域名列大陸前二,排名第一的是李子柒。不到7年,主打川渝特色美食的同名品牌,年產值超過人民幣3億元。 聽說可以穿著拖鞋接受採訪,龔向桃鬆了一口氣。她還是踩不慣高跟鞋。因為要參加活動,她戴了一串珍珠手鍊,小攤上買的,臉...

2025.08.31
【剪紙藝術家】高少萍 推動剪紙藝術走向世界

文/記者許雪毅 高少萍看到,現在新一代非遺傳承人開始嘗試做剪紙的衍生品,比如燈罩、抱枕、背包、雨傘等,頗受市場歡迎。她說:「這方面我們剛起步,要不斷探索創新,推動剪紙藝術走向世界。」 「咔嚓」一剪刀剪出一個五角星,「咔嚓咔嚓」兩剪刀剪出一個紅雙喜,然後三剪刀、四剪刀剪出中國結和水仙花……高少...

2025.08.31
【鳳翔泥塑傳承人】胡錦偉 老手藝捏出新生命

文/記者鄒競一 看著傳習所裡專注捏泥塑的鄉親和體驗泥塑樂趣的遊客,胡錦偉說:「泥塑是咱六營村的根,更是父輩傳下的寶。我能做的,就是和大家一起,讓這門老手藝捏出新希望,一代代傳下去。」 八月的關中平原,氣溫依舊居高不下。在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六營村,家家戶戶院門敞開,鄉親們坐在小板凳上專心雕刻。...

2025.08.24
油氣藏地質研究所所長 朱松柏 以技術護衛能源安全

文/記者蕭永航、顧煜  「九○後」的朱松柏,二○一四年從西南石油大學畢業後,就來到茫茫戈壁中的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工作。十餘年過去,他帶領團隊像松柏般牢牢扎根邊疆,面對深地油氣開發這一世界級難題,成為一批自主創新技術的團隊。 初到塔里木,朱松柏就被「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標語牌感動。「什...

2025.08.24
科普建築博主 阿鵬哥哥 讓短影片變成沉浸式知識

文/記者俞菀、劉銘翔  工作室的玻璃幕牆,透視城市的摩天大樓,也倒映著古樸的雕梁畫棟。這是一間很有意思的工作室,一堆建築結構圖紙與深奧的工程教科書裡,居然還夾雜著《如果歷史是一群喵》這樣的兒童繪本。 這群很有意思的「土木人」,是八○後、九○後、○○後的代際組合,通過製作短影片講述工程科普知識走紅...

2025.08.17
【擬音師】韓睿達 用聲音創造更多價值

文/記者張力元 生鏽的鐵鍊、發黃的課本、大小不一的茶缸……擬音師韓睿達的工作室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六十平方公尺的道具間裡陳列著各式各樣的舊貨。這些東西不是「破爛」,而是擬音用的「寶物」。 「擬音師需要利用各種道具和技術,把電影、電視劇拍攝現場沒有完成、無法完成的聲音進行還原和演繹。」韓睿達說...

2025.08.17
【《聊齋:蘭若寺》主創團隊】追光動畫 呈現真人實拍難有的效果

文/記者邢拓 《聊齋:蘭若寺》是追光動畫繼《長安三萬里》後「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歷時四年製作,採用「一┼五」的敘事結構,以蒲松齡夜探蘭若寺的主線故事《井下故事》切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嶗山道士》、《蓮花公主》、《聶小倩》、《畫皮》、《魯公女》獨立篇章娓娓道來。 為何選擇改編《聊齋志異》...

...
1 2
...
103
1 / 10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