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科學家】黃志偉 安靜探索生命奧祕

文/記者楊思琪 十餘年間,黃志偉帶領團隊在人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免疫功能與分子機制、細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等領域持續取得突破,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平台。 「很多人說哈爾濱冬天冷,但正是這種氣候能讓人保持冷靜,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專心做好研究。」從海外歸來入職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

2025.07.06
【麋鹿自然保護區安保處負責人】薛丹丹 溼地邊的麋鹿守護者

文/記者杜子璇 薛丹丹的工作目標是恢復野生麋鹿種群,她和同事投身於麋鹿的遷地保護,把麋鹿送到適合它們生存的地方。她相信,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經之路。 時值六月,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鹿鳴聲此起彼伏。揣上筆記本,拿上望遠鏡,薛丹丹像往常一樣熟練地鑽進皮卡車,和同事們開始一天的巡...

2025.06.29
茶藝師 張樂 用茶香「圈粉」巴黎

文/記者王松宇  在一面擺放著各類茶葉罐的櫥架前,茶藝師張樂身著白衣,在古琴韻律和焚香裊裊中向記者講述她在法國推廣茶的故事。她說,中國茶是眾多茶飲中「不可繞過的寶藏」,讓許多法國人一試便愛上。 張樂出生於重慶,因喜愛傳統文化,工作之餘常常學習古琴和茶藝。二○○八年,她赴法國求學,常煮茶招待法國朋...

2025.06.29
黃葉早茶製作技藝傳承人 鄭學松 非遺茶香代代傳

文/記者胡炎楨、黃佳  初夏時節,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大羅山的黃葉早茶園已結束春茶採摘,進入養護期。年過七旬的非遺傳承人鄭學松正和兒子鄭榮生一起盤點今年的收成。「我們的銷售管道覆蓋線上線下,累積了不少回頭客。」他指著倉庫裡包裝好的茶葉說,「前些天還有一位香港客戶主動聯繫我購買。」 作為溫州市第四批...

2025.06.22
重慶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劉洋 跨界追光 科幻人生

文/記者吳燕霞、周思宇  用情感弧線描述小說人物葉文潔的情緒波動,為AI應用設計具備自由意志的劇情支線,在重慶軌道列車穿樓瞬間構思時空折疊方案……這些「腦洞大開」的跨界場景出現在重慶大學中文系的「創意寫作」課堂上。讓文科生學編程、理科生寫小說的「跨界導師」正是重慶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劉洋,同時他還是一...

2025.06.22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杜靈傑 為引力子畫像的科學家

文/記者陳席元  今年四月三十日,榮獲二○二五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杜靈傑剛從北京回到南京,就一頭扎進他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唐仲英樓的量子極端測量實驗室。去年三月,他和團隊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為引力子「畫像」,那篇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上的論文,就在這裡誕生。 愛因斯坦曾...

2025.06.15
【羅萊迪思董事長】王忠泉 將燈光業變身科技業

文/記者張璇、劉澈 走進杭州拱墅區光科技企業羅萊迪思的展廳,「燈光┼」的跨界融合,正給予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深耕照明行業二十一年,羅萊迪思已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也是燈光賽道的科技「小龍」。記者近日專訪了董事長王忠泉,他眼中的燈光行業,早已不是傳統製造行業,而是科技行業;燈光也早已超越照...

2025.06.08
鄉村教師 葉連平 97歲依然站在英語講台上

文/記者黃博涵、劉軍喜、任鵬飛  四月午後的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卜陳村還未入夏,空氣中已漸漸有了一絲熱意。一間略顯老舊的平房中,九十七歲的卜陳學校退休教師葉連平正在批改學生們的作業。他佝僂著腰,眼睛幾乎貼在學生的作業本上,時而滿意地點頭,時而因作業中的錯誤皺緊眉頭。不多時,作業本上已滿是他寫的...

2025.06.01
【川江號子傳承人】曹光裕 在研學館裡傳承文化

文/記者李曉婷 「嘿咗!嘿咗!」 「攔馬泡,尖嘴浪,再凶沒得我們強,橈片劃破千重浪,號子嚇死老龍王。」 渾厚高亢的號子聲震醒冬日清早的困倦,面對台下二十多名學生,曹光裕唱得比以往更賣力。位於重慶市長壽區的國家級非遺川江號子研學館正式開館,一節別開生面的研學課程正在進行。 「這是一句闖灘號子,...

2025.06.01
【王派快板傳承人】劉亞偉 讓非遺快板耳目一新

文/記者張武岳 泉水響叮咚,快板傳新聲。在泉城濟南,快板表演曾陪伴無數民眾度過輕鬆時光,承載著獨特的歷史及民俗記憶。如今,在新生代傳承人不懈努力下,這項傳統曲藝正講述新時代的發展故事。 在王派快板傳承人劉亞偉的工作室,展櫃裡陳列著快板以及其他兩樣傳統樂器「哈拉巴」和「仨拉擊」。劉亞偉拿出隨身攜帶...

...
1 2
...
102
1 / 102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