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不會用AI的人 焦慮與邊緣化風險

文/Sunny 具備一定能力卻不會運用AI的人,職場發展可能逐漸陷入以下困境: ˙資訊焦慮:無法辨別AI生成內容的真偽,吸收困難。 ˙效率落差:同樣任務需花更多時間完成,在團隊中被視為「慢半拍」。 ˙創意瓶頸:無法善用AI輔助,靈感枯竭。 ˙職涯焦慮:不知如何轉型或升級,導致規畫停滯。 ...

2025.09.20
會用AI的人 效率與創造力加乘

文/Sunny 具備AI思維,是未來職場最稀缺的能力。因為AI不會取代所有人,但它會放大那些懂得與它共舞的人——讓他們更快、更準、更有創造力,也更具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會用AI的人不一定是工程師或技術宅。他們可能是行銷人、業務、設計師、HR,甚至是自由工作者。他們懂得如何把AI當成「第二大腦」...

2025.09.20
【國際職場最前線】生成式AI下的職場重塑

文/Sunny 根據多項調查,近半數Z世代求職者認為:AI正在削弱學歷的價值。亦即,AI不是取代某些職位及工作,而是直接取代了做某些工作的人。在這樣的背景下,熟悉並使用生成式AI,不僅是挑戰,更可能是突破的契機。問題是,Z世代是否已掌握這把職場突圍的金鑰匙了呢……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AI)迅...

2025.09.06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 國內外培才並一路相伴

文/彌生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即日起至9月28日截止,鼓勵大三(含)以上在學學生(含碩博士生)及兩年內工作經驗社會新鮮人報名,免費參加「TalentNXT Fresh人才培育計畫」,透過專業導師、學長的陪伴,及「FIT+HUG生涯價值力」的核心課程熏陶,幫助自己脫胎換骨成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讓生涯...

2025.09.06
全力以赴 vs. 唾手可得 爆發式成長更勝天生躺贏

文/Sandy Chiu 雖說「人人生而平等」,但在職場現實中,大家並不會天真的以為人和人生而平等。畢竟,太多實例告訴人們:有人拚盡全力終於站上舞台,卻發現這只不過是天之驕子同儕,一開始就擁有的起點,話說回來,難道出身資源缺乏家庭者的努力就沒有價值嗎? 為什麼有些人拚盡全力努力以赴,...

2025.08.23
求援策略案例分享

文/盧世安 【案例一】 一位原本在傳產工廠當業務助理的女孩,學歷平平卻一心想轉職到數位行銷部門。她花了3個月練習寫求助信,一周寄出5封,不求內推,只請教:「我目前的學習方式,有什麼盲點?」 結果不到一個月,她收到兩位業界主管的回覆,其中一位後來成為她的mentor(導師)。 她在半年內成功轉職...

2025.08.23
3視角檢視求援力

文/盧世安 1.關係視角:能否不靠人脈也能創造連結? 很多人以為求援是靠「人脈」,但真正有求援力的人,不是靠舊關係,而是懂得建立新連結。 亦即:不熟也敢發訊息,但不唐突。初次見面也能聊到價值點,不是套交情。沒有回覆也不氣餒,而是自我反思後優化訊息。不只是強化溝通力,而是建立心理安全感的社交設計...

2025.08.23
【人資跨界思考】培養提升職涯的求援力

文/盧世安 遇到工作卡關或因失誤造成損失時,深陷泥淖內心焦慮,難免茫然無措想著:究竟是該開口向能人求助?或是閉關自己苦思破解之道?其實,必要時懂得適時、適度向外求助,是職涯中很基本、很重要的「軟實力」,倘若因為內在恐懼而拒絕求援,很可能錯失向上提升的機會…… 當在職涯上卡住時,你會找誰幫忙?...

2025.08.09
如何聰明用AI提案

當主考官出題要求當場運用AI工具做出一份提案時,「聰明用AI」和「誤用AI」往往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專家提供的建議如下: 面試提案「誤用AI」5個扣分狀況 千萬不要依賴AI「從0到有」產生提案內容,這會讓面試官認為你缺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AI生成的提案內容,明顯不符合個人專業優勢...

2025.08.09
面試提案 誤用AI易踩雷

文/程憲 愈來愈多公司想聘雇使用過AI、對AI相關知識感興趣的員工,甚至在面試時,會直接出題讓求職者當場使用AI來進行提案,並依據提案的內容來評析求職者對AI使用的熟悉程度,當遇到這種情況,求職者應怎麼做,才能既不踩雷又能展現自己善用AI的優勢呢? AI時代的面試,除了可以很方便的使用AI來...

...
1 2
...
155
1 / 155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