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5
【老師的話】淨土即此方

文/妙南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即將圓滿,迎來的是佛光山開山六十周年。心裡常常在思考,我們何其幸運,在佛光山的盛世、一切具足的時候,來到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胼手胝足創建的這一片人間淨土。五大洲的人間證成,皆是人間的法界;懷著這樣的念想,總覺得草木叢林都在放光。 上周學生精...

2025.10.25
【懷古慨今】志心向道

文/星雲大師 安令首比丘尼,俗姓徐,晉代後趙山東沂水人。父親徐忡是兵部侍郎。他幼年時就聰敏好學,個性恬淡,儀態端麗,言談不俗,唯修習佛法來陶冶心性,不願意聽從父命出嫁。 父親勸他:「人生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怎能有離世修行的想法?」 安令首說:「我一心想要修道,去惡向善,不在意外界的批評。女人...

2025.10.25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日前舉辦「佛光山第50期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來自美國、英國、比利時、澳洲、巴拉圭、尼泊爾、緬甸、越南、馬來西亞、香港及台灣等國家地區近70位青年參加,其中有3位博士、12位碩士、海內外40所大學。 三天的課程,以「啟發菩提心」為主軸,課程涵蓋佛門禮儀、佛教...

2025.10.11
【老師的話】一顆珍珠

文/慧屏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 珍珠並非天成。 當沙粒、微生物入侵蚌體時,蚌為了自護,分泌珍珠質,一層又一層包裹,終於成就圓潤光澤。人們讚歎珍珠之美,卻往往忽略了其背後的艱難與淬鍊。若只愛珍珠的晶瑩,卻嫌棄砂礫的粗糙、蚌殼的腥味、海水的鹹苦,恐是不懂得萬物彼此連結, 環環相扣而成的...

2025.10.11
【懷古慨今】精誠智開

文/星雲大師 南嶽慧思禪師,俗姓李,北齊武津(河南上蔡)人,為中國天台宗第二代祖師。他十五歲出家,曾參謁河南慧文禪師,得授觀心法要。 慧思少年時,常獨自在空墳處讀誦《法華經》。後來他索性找個洞穴棲身,白天隨便乞些東西果腹,其餘時間就反復讀經;由於無人教授,始終義理不明。慧思眼見年歲空過,常常一面...

2025.10.11
【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秉持「解行並重」的修行理念,佛光山叢林學院於每學期中旬,安排為期一個禮拜的修持課程,讓學子將課堂所學融入身心實踐,體證法義於生活之中。 本次修持安排抄經與禪修兩個項目,透過靜心臨帖與禪堂坐香,讓學生從中調伏身心、澄淨念頭,進而獲得體悟與法喜。 學生心得 一日不修一...

2025.09.27
【老師的話】凡事多為人想

文/慧昭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 學佛修行要發提心,沒有發菩提心就不可能成佛,一發菩提心就勝過人天、二乘人,因為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 菩提心如何發起?是因為大悲心,所謂「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因而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悲心。例如「瑜伽焰口」施食的緣起,即是觀世音菩...

2025.09.27
【懷古慨今】焚身祈雨

文/星雲大師 法明法師,宋朝山東人,畢生專誦《法華經》,人稱「明法華」。 法明深諳法華三昧,所到之處,總能利益大眾;每到城鄉市鎮,遇難產婦女,便諷誦〈藥草喻品〉或〈安樂行品〉,產婦即安然生產;若行腳到無子嗣之家,便勸持〈普門品〉或〈普賢勸發品〉,即能如願得子。若遇木筏船隻遭到風浪襲擊,便教人以至...

2025.09.27
【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5年9月12日下午,「2024年度各級學部聯合畢業暨2025年度開學典禮」在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隆重舉行。 將畢業與開學典禮合而為一,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傳統,意在展現「傳承與開展」的精神:新生,延續僧伽教育的慧命;畢業,肩負起佛教弘化的使命。 【學生心得】 國...

2025.09.13
【老師的話】以眾為我的修行

文/妙南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奉持「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其中「以眾為我」是個人意識抬頭的時代中,習慣獨來獨往的佛弟子,擴大修行心量、對治自我習氣與執著的妙方。 「眾」可以有三種定義,第一是大眾、眾生;第二是眾緣世間;第三是眾成就。首先...

...
1 2
...
383
1 / 38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