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探索身心本來面目

文/本報綜合報導 人類幾千年文化中,早已發現情緒會反應在身體,例如,悲傷時的「肝腸寸斷」,思想煩亂時的「心亂如麻」;心事無法舒展時的「愁眉不展」。中醫也認為,七大類情緒「怒、喜、憂、思、悲、恐、驚」會影響身體,經常發怒的人,容易口乾舌燥、胸口鬱悶;過度驚喜或驚嚇,可能會睡眠不安穩、心悸;經常過思或...

2025.09.14
正念新視角 身體掃描與內在覺察

文/本報綜合報導 在快節奏與高壓力的生活中,人們往往忽略身體與心靈所傳遞的訊號,而正念(Mindfulness)修習方法,提供了回到「當下」的路徑。其中,「身體掃描」(Body Scan Meditation)與「內在覺察」(Inner Awareness Meditation)是兩種相互呼應、又...

2025.09.07
如何在科技時代 增進認知與創造力

文/本報綜合報導 從文字、印刷術到網際網路,以及生成式人工智慧(AI),每一代科技文明的躍升,從來不是工具本身的功勞,而在於人類能否將工具提升為認知能力與創造力的助緣。在科技加速變化的今天,理解如何養成思考能力、創造力與學習力,已成為個人與社會共同面臨的課題。 然而,創造力不是天賦的專利,而是深...

2025.09.07
過度依賴AI 認知衰退有隱憂

文/本報綜合報導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正席捲全球,從學生寫作到企業決策,AI的存在已如同電力與網路一樣自然。然而,隨著AI在教育、職場與日常生活的普及化,學者專家開始憂心:如果人類過度依賴AI,是否將面臨付出難以察覺的代價? 依據麻省理工學院(MIT)一項研究指出,...

2025.08.31
人為何想去天堂或淨土

文/本報綜合報導 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致力推動烏俄和談,接受專訪時有感而發表示,可望透過終止烏俄戰爭,增加自己進入天堂的機會。然而,為什麼有人想去天堂?這問題涉及深層的文化、心理與宗教含義,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 天堂淨土在哪裡 「天堂」作為人類普遍存在...

2025.08.31
日常生活情境 運用優勢談判模式

文/本報綜合報導 「談判」(Negotiation)常被視為國際商業或外交領域中的專業活動,但實際上,人們每天都在進行談判。在日常生活中,個人也必須透過談判來爭取資源、維繫人際關係或追求利益。如果能將談判模式中的理論與策略,應用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可以達到人際之間有效的溝通,解決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與...

2025.08.24
敬畏情緒 跨越心靈與科學

文/本報綜合報導 在人類早期歷史中,「敬畏」(Awe)源於對自然現象的無法掌控,例如雷電、洪水、日蝕、四季變化等。這些現象被賦予神祇或靈力的意涵,成為人類集體行動與信仰儀式的核心。隨著文明演進,敬畏不僅維繫社會秩序(如宗教道德、祖先崇敬),也成為藝術與建築創作的靈感源泉,藉此強化群體認同與社會凝聚...

2025.08.24
【複利效應】累積無價心靈財富

文/本報綜合報導 複利效應(Compound Effect),最早源自金融領域的利息累積機制,指的是本金與利息不斷再投入,利滾利形成加乘式增長。愛因斯坦曾經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懂得善用它的人獲利,忽視它的人損失。」雖略帶誇張,卻揭示一個深刻原理——微小而持續的累積,隨時間推移將帶來驚人的變...

2025.08.17
命理學存在理由

文/本報綜合報導 當人生走在十字路口,面臨情感、職涯、健康或突如其來的事故時,許多人會不約而同地打開命盤、翻出塔羅、滑開星座App,尋求命理的指引。這種行為,並非現代才有的現象。自古以來,命理學總會在人們遭遇困境時特別頻繁地出現。究竟是什麼樣的心理機制與文化背景,使人們在不確定的時候,不自覺地轉向...

2025.08.17
掌握人生之鑰 命運與因果法則

文/本報綜合報導 人是否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答案並非絕對的肯定或否定。人生確實存在許多無法控制的因素,例如出生環境、社會背景、自然災害等,這些先天條件形塑了個體命運的基本框架。然而,人也能透過自身的努力、選擇與行動來塑造人生,進而改變命運的走向。因此,命運既有先天註定的「定數」,亦有後天可塑的「變...

...
1 2
...
76
1 / 76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