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6
獵戶座雙星體 星際霸凌受害者?

編譯/潘楠慕 在距離地球約1350光年的獵戶座星雲中,存在一些令天文學家費解的神祕天體,成雙漂浮在氣體與塵埃之中,甚至遭部分學者懷疑並非真實存在。如今有科學家提出大膽解釋:這些天體可能是「星際霸凌」的受害者。 最早發現這種天體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天文學家麥考林(Mark McC...

2025.10.26
38億年前小行星 撞出月球大峽谷

編譯/潘楠慕 38億年前的一次小行星猛烈撞擊,瞬間改變月球的地貌。根據美國學者發表的一份研究,該次撞擊產生的大量碎片,在月球永遠背對地球的「遠地面」,打出兩道巨大深谷,規模堪比美國著名景點「大峽谷」(Grand Canyon)。 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月球勘...

2025.10.26
氣候槓桿力變弱 雲層減少加劇地球暖化

編譯/潘楠慕 近兩年來全球氣溫屢創新高,德國和美國科學家分別提出的研究,先後指出,除了聖嬰現象(El Niño),以及大氣中原本能反射陽光的懸浮微粒減少,另一個造成升溫的推手,是雲層覆蓋率顯著減少,但是雲層減少與全球暖化的關係和影響,卻尚未受到充分重視。 觀測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

2025.10.19
推算化石足跡 恐龍不是飛毛腿

編譯/潘楠慕 電影中往往將恐龍描繪成是跑得快的「飛毛腿」,不過,英國一份研究認為,以化石足跡推算恐龍移動速度,可能高估多達4.7倍,許多被解讀為在「奔跑」的足跡,其實可能只是在散步。 古生物學家長期沿用英國動物學家亞歷山大(R. McNeill Alexander)1976年提出的公式,換算...

2025.10.19
NOVA1基因突變 讓人類會說話

編譯/潘楠慕 為什麼人類能開口說話,其他動物辦不到?科學家認為基因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種名為NOVA1的蛋白質基因突變,可能是人類說話能力演化的重要推手,將這種人類專屬基因植入老鼠體內,老鼠的叫聲立刻變得更複雜。 紐約洛克斐勒大學神經科學家達尼爾(Robert Darnell...

2025.10.19
青藏古樹洩天機 氣候牽動政權更迭

編譯/潘楠慕 中國大陸青藏高原上古老樹木隱藏的氣候軌跡,透露出歷史的動盪。科學家利用樹木年輪,追蹤將近3500年來的降雨模式,發現多次乾旱時期與大陸歷史上幾個王朝的興衰有關聯,為了解氣候牽動政權更迭,提供線索。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分析青藏高原的祁連圓柏(Qilian juniper)年...

2025.10.12
我好看嗎? AI取代魔鏡給答案

編譯/潘楠慕 「我長得好不好看?」這個問題若是由朋友來回答,或許會避免傷人而有所保留,而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卻可以給你很「誠實」的答案。現在許多年輕人就要AI直言不諱評論自己的外觀。但是專家提醒,AI可能不如想像中的客觀,其演算法中也潛藏偏見。 住在澳洲雪梨的32歲女子魯辛斯基(An...

2025.10.12
社群網路頻繁互動 當心微出軌

編譯/潘楠慕 從按讚、傳私訊,到愈來愈頻繁去查看對方的發文動態,這類在社群媒體上的互動,看似無傷大雅,但是小心,可能「微出軌」(microcheating)正在悄悄醞釀。  「微出軌」一詞由澳洲心理學家席林(Melanie Schilling)帶動使用,泛指未達身體上的親密接觸,或明確的感情...

2025.10.12
湖光山色好放空 放羊度假風靡芬蘭

編譯/潘楠慕 在森林與湖泊環繞的靜謐鄉間當牧羊人,照顧羊兒,這不是工作,而是度假。芬蘭正時興這種度假模式,花數百歐元,到鄉下去放羊,只為了享受在湖光山色中,與大自然共處一周的寧靜生活。 史登柏格(Petri Stenberg)和妻子烏娜(Oona Stenberg),帶著兩名年幼子女,一家四...

2025.10.05
兀鷲加AI 烏干達偵測盜獵利器

編譯/潘楠慕 說到防範盜獵,很難聯想到猛禽鷲類,不過,在烏干達,兀鷲卻成為守護自然的重要幫手。研究人員利用這種鳥類的尋腐特長和飛翔優勢,搭配人工智慧(AI)技術和追蹤器,及時偵測盜獵行為。 在烏干達的默奇森瀑布(Murchison Falls)國家公園,身上裝有追蹤器的非洲白背兀鷲(Africa...

...
1 2
...
215
1 / 215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