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人生體會愛 44億亞洲人 竟選中台灣女

李祖翔 |2017.11.14
5998觀看次
字級
朱蕙蓉置身一望無際的綠地。圖/朱蕙蓉提供、記者李祖翔
朱蕙蓉按著地址尋找瑪格麗特的家,鄰居在路上載她一程。圖/朱蕙蓉提供、記者李祖翔
挖砂石把漥水填平是朱蕙蓉在桑德蘭工作之一。圖/朱蕙蓉提供、記者李祖翔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英國BBC拍攝交換人生的實境節目(The life swap adventure),由於題材新穎、呈現特殊視角的文化體驗而備受矚目,特別的是,在擁有44億人口的亞洲只預定挑出一名幸運兒,人選就落在台灣!

自創品牌「潮麻包」的台北人朱蕙蓉(Kathy)與住在英國蘭開夏的漁夫瑪格麗特分別進入對方的城市、住家和上班地點,與各自的家人、鄰居一起生活。

獨力經營一人公司30年的朱蕙蓉,總想放下責任,遠離都市生活。有一天,她在臉書上看到節目的訊息:「要找這樣的人交換人生:40歲以上、住在城市的上班族、懂英語、沒去過英國,且說走就走、無後顧之憂。」覺得自己條件符合順手就填了報名表。

「我只是小人物,應該不會這麼巧被選上吧?」她理所當然的這麼想,但是製作團隊偏偏對她感興趣,來電表示要看看她的模樣。談了一會兒就安排與她的家人訪談,在確定沒有服用心理疾病的藥物及犯罪紀錄後,團隊告訴她:4天後就要收拾行李出發了。

倉促啟程 第一眼是驚嘆

一切來得突然!「很快我身上就別了麥克風,被2台攝影機跟拍。」影片中,她再次張開眼睛,就置身於一望無際的綠地,觸目所及盡是草皮和牛隻,她第一個反應是「哇!」然後問:「這裡就是英國?」接著按圖索驥地尋找瑪格麗特提供的地址,雖然幅員廣闊,還是搭上好心人的便車,慢慢認識瑪格麗特住了大半輩子的桑德蘭社區,一個每天有2次因為潮汐而切斷道路、成為孤島的地方,而且「只有60多人」。

「台北太擁擠,還有24小時的燈光、超商、噪音……很想退休後到鄉下住。」出發前她這麼說,可是抵達英國小鎮的第一天晚上,是開著燈睡的,「因為太暗、太安靜。」她坦承自己怕水,覺得海中有大沙魚,卻依然和瑪格麗特的先生崔佛一起下水、站在泥濘中刮船苔,感到辛苦時忍不住問:「瑪格麗特有沒有抱怨過?」崔佛笑說:「有。」

台灣人重視工作勝過家庭生活,她也是這樣一個人忙碌奔波、撫養女兒長大,因而常常丟失親子共處的時間;有別於她想退休放下責任的念頭,小鎮居民將工作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崔佛也是,即便退休、不缺錢還持續在工作,「因為這是他們喜歡做的事。」他們做7休5,靠天吃飯,除了工作,最重視的就是家庭及鄰里情感。

克服恐懼 感受不同人生

在桑德蘭,朱蕙蓉不用煩惱手機來電,也不需為電腦煩心,時間多出很多,可以一個人坐著放空。鎮上的居民很友善,體驗告一段落就為她舉辦了歡送會,她感動的說:「社區的家庭情感是無價的。」不過被牽動最大的情緒,是想起和女兒一起錯過的事,她期盼回台後,要給所有人一個擁抱。

無獨有偶,64歲的瑪格麗特感觸和她相似。第一眼看到住著270萬人的台北市,目瞪口呆的直呼:「天堂!」對到處都是忙碌的人和嘈雜聲音感到好奇,她喜悅自己能不靠老公,獨自搭乘捷運而不迷路,還可以一人騎車外出找東西吃──以前離家最久,是到後院待2天。她不只一次讚歎城市生活的美妙,也坦承想家、想家人。離別時,瑪格麗特和朱蕙蓉的女兒一起泡溫泉、全家一起放天燈,享受最後一次的異鄉情。

每天拍攝8個鐘頭,走一樣的路、做同樣的動作只為剪出最精華的幾分鐘,過程非常累人,可是朱蕙蓉說、值得,她相信這是生命中最難忘的一次體驗。返台的那天,她與瑪格麗特在台北車站碰頭,相互給了對方一點建議,她們同時感受到:「妳有很多人愛著,妳的家人是愛妳的。」

委屈平反 持續倡導環保

「這次冒險對我來說是份大禮物。」曾經朱蕙蓉見慣大風大浪,白天縱橫商場、夜晚沉浸文字,既是企業家、作家,也是廣播主持人、媒體寵兒,上過報章雜誌與電台,但是這些成就是她在逆境中堅持到底、一次次挨著創傷換來的,唯有這一次是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上帝眷顧著,她說:「全部的委屈都在得知『我被選中』後平反了。」

今年6月,節目在英國播映2次,有5批英國人飛來台灣,找到她的店,不僅要一睹真面目,還想買她的包包。

她的包包別具意義,朱蕙蓉說,年輕時工作是為了養家,年屆退休不享清福卻是為了對地球多一分貢獻。她以黃麻為材質,在台灣設計包包,再於印度製作,起初選擇外銷歐美,在外國人認證「妳的包包是真正唯一的環保材質」後,現在回銷台灣,把好東西引回家鄉。

她的「潮麻包」經過幾次再設計,主要是融合各國的環保文化,如美國崇尚天然,重環保勝過實用性──賣得最好的即是最素、沒有印刷圖案的一款。她也曾被荷蘭人念,說處理塑膠袋的成本比包包高,所以她減少包裝,用鐵扣取代拉鏈、用創意設計增加空間,讓包包兼具環保、實用。

由於麻在華人文化中會聯想到喪事,因此剛開始推銷並不順利,她試過很多辦法,砸了很多養老金維持營運,但現在雨過天晴了,因為有人一次買4個,用到爛都捨不得丟,還有大學生專程向她請教,想一起成為環保尖兵,幫忙推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