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歷史的曾海水 94歲仍為里民理髮

李祖翔 |2017.10.31
1878觀看次
字級
曾海水高齡94仍執業。圖/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店面僅留1張椅子,但曾海水屋外的彩虹筒燈仍會閃爍。圖/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1923年出生、高齡94歲的理髮師曾海水日前接受基隆市政府表揚,他執業74載及擔任鄰長60載的事蹟被人發掘,卻也讓人意猶未盡,想知道更多精采故事。

在區公所及里幹事的協助下走訪通化里,一提起「海水」,里民們就像打開話匣子,停不下來,從他「為家庭3代剃頭」、「上街買菜做飯」說到「樂觀」、「在各機構中表現活躍」,每個畫面都好生動。

單親照顧4子 兼顧事業

里幹事請曾海水到社區發展協會走一趟,他不拿拐杖,精神矍鑠的走來,大夥熱情地與他話家常。年輕的里幹事率先開口:「我跟阿伯很熟,現在還會給他剃頭!」85歲的社區義工林鄭賢也開心的說:「我老公和孩子的頭全都是他剃的。」

通化里17鄰鄰長簡月卿說,曾海水當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9年,每次開會都分享出國交流理髮技術的見聞。一旁的曾海水補充說,他去過澳洲、美國、日本、菲律賓和中國大陸,還幽默的說:「我也去過威尼斯,就是茱麗葉她家隔壁!」

菜攤老闆周秀美對他的印象來自買菜,覺得一個大男人願意持續數十年上街買菜、親自下廚值得讚許,「還沒有殺過價」。通化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桂玉則直言:「他人非常古意(樸實),每次問有沒有缺什麼、要給他送過去,他都說不用麻煩。」

聊著聊著,大家問:「什麼原因從事理髮業?」曾海水說,小時沒能讀書,家人建議他學點手藝將來好謀生,他就看別人如何剪,慢慢練成手藝,「我是無師自通,20歲就開業了。」理髮店位於基隆市中山區流籠頭(舊時內木山的煤炭會利用高架纜車送該地,俗稱流籠頭)交叉口處(中華路、復旦路間),因為手藝不錯,碼頭工人、阿兵哥、中油、台肥等員工與里民都會去剪,生意好時,最多有4張理髮椅,聘請4位理髮師。

談起理髮手藝,曾海水不經意的提到太太,說她有拜師,手藝比自己好,但里民對太太的印象很是陌生,他才解釋,太太在43歲時已過世,到現在哪位里民給太太理過髮他都說得清。

「我太太是斗六人,她舅舅在我店門口畫肖像,知道我缺師傅就介紹她來。」日久生情,30歲那年他專程南下迎娶,雖然太太是富家千金,面貌姣好,反觀他年長10歲又普通,但最終兩人還是共組家庭,育有2男2女。然而,事業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滿,他卻不是從此一帆風順。

好友相互扶持 豁達樂觀

太太確診罹癌後,半年就往生,他成了獨自撫養4名兒女的單親老爸,除了要顧孩子,還得管理髮生意,而婚後3年因為熱心而成為通化里第5鄰鄰長的職務卻未曾斷絕,從協助發送投票通知單、競選公報及老鼠藥到鄰居吵架出面幫忙調解,都認真的做好做滿,此外,陸續擔任了通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全國聯合會監事、基隆市理燙髮美容職業工會監事會召集人,生活特別充實,他從不以為苦,覺得「罔做、罔吃、罔顧(日子將就的過),人生就是這樣嘛」。

現在大兒子工作退休,定居羅東,他跟輕微中風的小兒子一起住基隆,也順帶守著他的理髮店;女兒嫁到外地,當阿嬤了,他頭腦清楚,記得自己有11個內外孫、5個曾孫。

曾海水從年輕到老都是個豁達的人,受訪當天他才透露一個女兒近期過世,旁人問怎麼沒想像中的悲傷?他說,幾十年來不曾與社會脫節,有好友扶持不會走不出去。如今他和3、4代里民都保持友好關係,每天起床還主動打掃步道,而生意盛況不再,也把空間讓給便當店,只留1張椅子給老顧客,儘管牆上沒有多少照片,屋外閃爍的彩虹筒燈和老牌吹風機已經暴露了他「活歷史」的身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