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托老師 往返台、馬照顧孩子

李祖翔 |2016.11.22
3180觀看次
字級
林美智細心照顧別人的寶貝。圖/林美智提供
為了跨海求援的家長,是林美智(右)前往馬祖服務的動機,左為當年照顧的第一個馬祖兒童,如今已是大學生了。圖/林美智提供
身為主管,林美智給員工更多關心,幸運的是,老師們也把感受到的溫暖加倍傳到孩子身上。 圖/林美智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美智主任!」馬祖東引的街上,一道宏亮的童稚聲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幼兒莘莘的一句招呼竟讓林美智瞬間爆紅,受寵若驚的同時,對小朋友的情感也愈來愈強烈;人們並不知道,莘莘曾是在陌生地方會沉默、看到陌生人則歇斯底里哭叫的孩子,她的轉變與今年成立的第一所公共托育中心有關,而林美智正是服務十個孩子的六名員工之一。

像代理家長 兼顧生心理

林美智原是信用卡製作人員,有企業管理背景,坐擁高薪,生活只想著如何開銷,二十多年前生下一個唐寶寶,晴天霹靂之餘,也踏入非營利組織,一服務就是十七年,不只跟著孩子一起長大,更一躍成為唐氏症基金會的執行長,為唐寶寶爭權益,讓他們能被社會接納。

身為母親,她不只接受培訓,成了早療種子教師,還因為感動家長自馬祖遠道而來,連續六年不間斷的毅力,在心中埋下前往服務的種子,去年四月,連江縣政府與她洽談合作,即在東引開設第一間公共托育中心,由是開啟了台北、馬祖往返工作的生活。

一個月去一趟馬祖,她沒想過有這麼一天,「那裡的外籍配偶、隔代教養比例高,多數家長在台灣本島工作,孩子留給爺爺奶奶顧,但因為疼愛有加,教養難度相對提高。」林美智感觸深,十個孩子中其實只有一人發展遲緩,其他普遍是刺激不足,發展遲了一、二個月,所以得同時提供生理與心理的雙層照顧。

如何將本島的早療經驗複製到離島是個難題,資源匱乏、交通不便更令人頭疼,比如一個孩子,平時爸媽忙工作,少與她對話,導致認知不足,人家喊她都沒反應,有規模較大的基金會曾為她做評估,判斷出需要治療,卻苦於往返資源的欠缺,到現在才由她的團隊接手;還有孩子已經兩歲,語言認知、表達能力都不好,需要多與家長互動,可是家長沒有意識到重要性,所以公托老師要以一帶五的比例,費心服務,就像代理家長一般。

關心員工 孩子更能受惠

在中心,兩歲的莘莘最令她印象深刻,林美智說:「孩子家開早餐店,房子小小的,只能待在很小的空間或娃娃椅上,一整天的娛樂就是一台ipad;進入公托後,哭了整整一個月,一直要找奶奶,甚至躲進門口的衣櫃,不吃、不喝也不換尿布,老師只能用玩具吸引或讓別的小孩陪玩,才會慢慢忘記自己在『抗爭』,偶爾才會衝回櫃子,此外,透過她的能力和年長的身分,老師請她幫忙收玩具、拿小小孩的湯匙,變得開心、有自信,畢業後上幼兒園就一滴淚都沒掉過。」有趣的是,莘莘與她見面的次數不多,第三次就在街上喊住她,巴著她不放的舉動,讓她喜不自禁:「主任的魅力,都要超越爸爸了。」

說起她的團隊,林美智深深感激,表示公托中心的老師都是本島過去,擱下自己的家庭、為別人家庭付出,非常不容易,天氣一冷,她會寄麻辣鍋湯底過去,讓員工感受到職場的「溫度」,體會到為離島、偏鄉做事的與眾不同!他們也不辜負期望,加倍用心對待孩子,如熬湯時看到表面浮了一層油,會商議請廚師稀釋再煮粥,讓孩子吃得天然一點,水果一定剝好皮,還要分成半顆葡萄、四分之一顆葡萄和葡萄汁這樣三種,滿足咀嚼能力不同的寶貝;正因每個孩子都獨特,客製化服務也是必然結果,只是,沒有幾個機構能在經費不雄厚下如此嘗試。

豁達父親勉勵 放眼未來

他們的用心,東引人都看在眼裡,有一次,林美智在臉書上祝一位鄉親生日快樂,對方竟回謝她為公托的付出,可是他的小孩並沒有在中心,可見他們隨時在關注。「照顧十個小孩,是七百位居民在背後看著。」第一屆畢業典禮,更讓她感慨,「連江縣議長以為,我們來這裡開托兒所很好賺,沒想到只拿政府一點點補助。」

林美智說:「社福團體從來不是為了錢而做事。把資源投入需要我們的地方,是這個角色的責任。」知道真相後,議長即許下願意盡力幫助的承諾。

而這樣的責任很難扛,連中心硬體設備的設計及質感,如何讓孩子更安全、更安心,都要她去煩惱,因此坦承好幾次想要離職,但爸爸卻說:「你們的義工都能無怨無悔的付出,妳有領薪水,為什麼還要抱怨?」沒想到開工廠、做過房屋仲介的爸爸比自己還看得開,只好在疲憊中忍耐,透過被服務對象肯定,產生工作能量。現在,她積極為馬祖培訓人才,透過視訊教學傳授相關課程,幫助她們取得合格的保母執照,預計年底還要在南竿成立第二間公托,目標:在四千多人關注下照顧三十五個孩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