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島主權戰 聽見海龜在哭泣

編譯/劉忠勇 |2015.10.10
1698觀看次
字級

編譯/劉忠勇

圖/美聯社、路透、網路

南沙群島主權屬於誰?台灣現、前任總統均訴諸環境保護,主張「擱置主權爭議」。從這角度來看,實在不容忽視在南海已存在1.5億年的原住民。

也就是說,遠在有人類之前、當然也早在漢朝史籍有南中國海的記載以前,他們就開始在這裡繁衍,如今,他們在南沙只剩下唯一的棲地──太平島。據說海巡署在2000年接防後,撤除海邊刺絲網,出現更多綠蠵龜上岸產卵。太平島因此成為海龜在中華民國保護下比澎湖和蘭嶼還大的棲地,海巡宣稱2007年有278頭海龜上岸產卵。高雄市政府同年也公告畫設太平島海龜繁殖保育區。

不料,陳水扁主政時期的2006年開始,卻以便利補給和醫療救護為由,在太平島構建跑道,2008年2月,陳水扁親自搭乘C-130運輸機到太平島宣示主權,一面發表「南沙倡議」,主張「以環境保護取代主權爭議」、「以生態存續代替資源掠奪」。馬總統2015年的「南海和平倡議」主張「擱置主權爭議」,「就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建立協調及合作機制」。

兩位任期加起來長達16年的總統,均以「環境保護」為訴求,卻行破壞生態棲地之實,前任蓋起了機場,現任擴建了跑道和碼頭。綠蠵龜上岸數量銳減,台灣海洋大學海生所教授程一駿估計目前數量約在20至40頭之間。

台灣學界的海龜研究權威程一駿指出,太平島機場擴建會將原來主要的產卵沙灘完全毀掉。他對政府忽視學界意見甚感無力,任何補救之道只是「犬吠火車」,不會被國防部接受。

落實環保 才有機會展現實力

程一駿指出,台灣唯有真正落實環保,才有機會展現實力,讓南洋倡議引起重視。他說,政府光喊口號不會引起學者投入的意願,落實之道是政府長年贊助研究,讓學者在無後顧之憂的情形下積極投入研究,將太平島上的生態及環境資料做有系統的調查及整理,「好讓政府能拿這些具有公信力的資料,到國際談判桌上,展現我國的實力,馬總統的主張就很有機會落實」。

程一駿提醒,海龜的產卵地一旦消失,海龜會回來產卵的機會近乎零,也就是「即使礁島復育成功,海龜也幾乎不會回來產卵」。

綠蠵龜強壯者可活到百歲,平均壽命超過1949年以後的中國。中華民國在慶祝建國1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方享66年國祚之際,該提醒世人什麼只是一時的,什麼是永遠的?南沙的主權,海龜當享一席之地。在太平島,不過只要半個籃球場的縱深,不到一個籃球場的面積。

設油井蓋跑道 太平島不太平

去年5月,中國在南海的西沙群島海域設置油氣鑽井平台,不僅引發中國和越南兩國船艦海上對峙,還掀起越南國內失控的排華暴動。

排華暴動殃及台商,廠房遭縱火搶掠破壞,損失慘重,但是對於化解南海主權爭議毫無助益。這一年來,中國反而加緊在南沙群島大興土木,充實7座實際控制的沙礁,有的還浮不出水面,其中渚碧礁、美濟礁、永暑礁甚至已建有飛機跑道的雛形。據美國官員估計,中國去年至今在南沙群島擴增8.09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近台北松山機場的4倍,是原本南沙最天然島礁太平島的16倍。

中國外交部宣稱擁有大部分南海海域「無可爭議」的主權,中華民國也始終視南海為固有疆域,雖未實際控制但也未明文變更的國土最南端叫做曾母暗沙。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越南也宣稱擁有部分主權。

美國國務院去年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中華民國政府早在1949年統治全中國之前,即始終宣稱擁有南海所謂「九段線」範圍內所有島礁的主權。「考慮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即有的線段地圖,台灣的觀點也值得留意」。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年6月表示,二戰結束後,中國政府根據「開羅宣言」等一系列國際公約和協議,依法公開收復了南沙群島。「中方人員曾坐著美國的軍艦去收復南沙群島」,理直氣壯地承繼了中華民國的法統。

的確,1946年底,中華民國即派出美國援贈的驅逐艦「太平號」等四艘軍艦前往南沙接收(值得一提的是,太平號1954年在大陳海域被中共魚雷艇擊沉,是二戰結束後「陣亡」的最大軍艦),以「太平」命名南沙最大的天然島。2008年,太平島正式啟用機場跑道,可供大型運輸機C-130起降。

越南政府剛結束越戰,早在1976年就在實際占領的南威島(Spratly Island)構築跑道,是第一個在南沙蓋跑道的國家。1978年,菲律賓也把中業島(Thitu Island)納入版圖,一面也開始興建跑道。1983年,馬來西亞也在彈丸礁(Swallow Reef)蓋跑道。

陳水扁政府在太平島蓋跑道,不僅晚了各國20年,以C-130每兩個月運補一次來看,也看不出了有什麼「便利補給和醫療救護」的迫切理由。今年中國政府後來居上,在永暑礁填海興建長達3000公尺的跑道(比台北松山機場2605公尺還長),王毅說「中國是在自己的島礁上搞必要的建設」。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全球〉周刊同步刊登

我們該怎麼做?

落實陳水扁主張

以生態存續代替資源掠奪

實踐馬英九倡議

就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建立協調及合作機制

聽取專家意見

政府贊助研究,有系統調查並整理島上生態及環境資料,才有機會到國際談判桌上展現軟實力

資料來源/CSIS、總統府、程一駿教授、網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