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原鄉 聽見vuvu在唱歌

李祖翔 |2017.03.28
4167觀看次
字級
施欣錦(後排右)因緣際會踏入社福領域,為原鄉服務從不懈怠。圖/介惠基金會提供
老幼共學課程,不只傳承文化,連vuvu的創傷都被療癒。圖/介惠基金會提供
才藝課程讓原鄉vuvu有了情緒出口。圖/介惠基金會提供
青年返鄉在地服務成績斐然,人生的選擇不再只有離鄉打拚一種。 圖/介惠基金會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圖/介惠基金會提供

一場會議中,施欣錦代表介惠基金會出席,以為自己只是眾多參加者之一,在角落默默坐好就好,沒想到社福界大老及政府長官認真的對基金會表達謝意:「好在有介惠,幫忙在原鄉照顧老人家;好在有介惠,願意在風災過後,持續為部落重建。」剎那間她受寵若驚,原來她以為很渺小、沒那麼重要的介惠,已經深植服務對象的心中。

施欣錦是介惠基金會執行長,接手職務卻是始料未及。台大森林系畢業後,她醉心於環境運動,但覺得僅僅參與活動並不能改變現況,即到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進修,試圖從能源經濟的管理面找到不破壞環境的方法,後再赴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修能源政策與管理博士,研究電力市場改革對經濟、環境的影響,不過婚後返台待產,職涯卻有了劇烈變化。

孩子滿周歲,施欣錦考慮重返職場,擔任介惠基金會執行長的婆婆卻在這時病倒,董事會問她:「能不能幫忙管理?」雖然沒有社福經歷,但想到介惠服務的場域多在原鄉,靠近山林,跟自己的專長也息息相關,便以專員身分進入,跟社工學習、練習寫企畫案,沒想到與他們相處日久,愈發難以割捨,「很訝異社工與義工對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原鄉自立 見證底層翻轉

隨著介惠推動的「原鄉自立」一起投入服務,施欣錦見證10多年來斐然的成績,受培訓、聘雇的原鄉工作者從害怕晉升、沒信心當領頭人、不會打電腦,到會使用電腦在臉書上傳文章,有自信且幹練的作簡報,最鮮明的例子如有10年資歷的素英,本是低收入戶,先生罹癌,成了居服員後不只能兼顧家人照料,還撐過身心俱疲的絕望,樂於助人。

青娥的轉變也很勵志,本是家庭主婦,當義工後,經過瑪家鄉部落,看到被子女遺棄的老人,獨居在狹小、無法避風雨的矮舊鐵皮屋,莫名不捨,開始為老人修繕、送物資,為弱勢奔走,當了居服員、督導後更角逐鄉代,夢想為更多人做事,參選時夫妻倆戶頭只有15萬,沒有過多宣傳經費,卻奇蹟勝選,她說,這是13年在介惠的付出所致,用真心誠意贏得選票。

還有名個案的家人和施欣錦分享,表示泰武部落79歲、性情安靜的岳母,竟開始愉悅哼歌,驚訝之餘,打聽原由,是介惠引進「音樂繪本」課程成功,老人家想起年輕時談戀愛常聽的曲子。而泰武村因為風災影響,一群在部落生活一輩子的vuvu(祖父母)被迫離鄉,vuvu常問社工:「孫子都放暑假了,我們呢?想回去種田。」為了安撫老人家情緒,介惠帶入了「老幼共學」的文化傳承方案,每周三天,他們玩手工珠繡、跳舞,vuvu從每日睡醒盯著天花板、了無生趣到忘了傷痛、享受時光,轉變令人喜悅。

除了原鄉婦女翻轉人生,青年也開始根留原鄉,由喑啞父拉拔長大、單親的筱農輔仁大學畢業,自願進入介惠當社工,無畏山區坍方落石,熱心參與風災重建,足跡遍布屏東原鄉8部落,還到日本、大陸取經,將社區照顧模式帶回台灣;更有孩子受居服員媽媽影響,寧願放棄公職,返鄉服務。

把握時間 南北急促奔波

施欣錦在基金會10年,擔任執行長5年,以前都趕早、把孩子交給幼兒園,搭第一班飛機去高雄,同仁接她上部落,一踏入服務據點就開啟備戰狀態,從櫃檯開始了解員工想法,半夜還在看計畫書,有空就參與專案課程,聽有經驗的社福專家怎麼說。

現在她常搭第一班高鐵南下,約凌晨4、5點出門,從很冷到很熱的地方,如新店到台東,交通就花了近6個小時,關懷個案及員工2、3小時再回台北,她的用心已經讓自己多了很多原住民名字了,「聽說賜名是認同的意思!」她驕傲的說。

面對困境 不讓希望中斷

介惠在彰化、新北萬里、金山、石門都有服務,服務對象包括失能老人、亞健康及健康老人的照護,施欣錦說,南部約有400戶老人,北、中部也開始服務,而位於新店的總部,包含她才5人,卻是全台服務的後勤支持團隊,負擔管理、核銷、勸募和宣傳。

雖然介惠成立30年,歷史悠久,但受資金短缺及偏遠服務限制,守成容易發展難,常為此發愁,可為了個案的笑容、肯定,與介惠創辦之初傳承下來的佛陀慈悲精神,還是不能放棄。

最近她與物理治療師前往個案家中,幫90歲行動不便的婆婆媒合輔具,「我們問婆婆,如果能順利走動,最希望做什麼?她沒有回應,翻譯告訴我們,她沒辦法想像自己能走是什麼樣子,經過一番溝通,婆婆說期待走到廚房做飯。」當他們對婆婆說,給妳輔具、希望妳將來做飯給我們吃,婆婆卻哭了,怕希望再度落空;「真的有能再走路的一天嗎?」哪怕政府補助與經費都有限,施欣錦的答案是肯定的。

許多人都在想辦法幫助他們,包括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日前他們協助拍攝一支微電影〈聽見vuvu在唱歌〉,民眾可在YouTube瀏覽,每點閱1次介惠能獲得1元善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