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59 聆聽海姆斯教養術 別把孩子當盆栽

楊慧莉 |2016.10.15
1748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古今中外皆然!只是時代在進步,教養方式未必變得高明,反而教出一堆遇事就躲在父母羽翼下的「媽寶」。現代人的教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且讓曾因職務關係接觸過兩萬名大學新生的海姆斯為你娓娓道來問題所在,以及她根據多年觀察和研究所悟出的更好教養之道。

職場觀察
新世代的美麗與哀愁

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Julie Lythcott-Haims, 1967-)成長於上個世紀七○年代,隨著家人多次搬遷於美國中西部和東岸之間,度過她的童年。

她所成長的年代,已有許多母親重回職場,但由於這種現象才初登場,尚未有後來所衍生的學校課後安排,她反而覺得賺到許多自主的空間。

難得的三小時

當時,最常見的親子早晨互動模式就是,爸媽跟孩子吻別,接著交代「自己弄早餐」或「早餐在這,我要上班了,把門鎖好」之類的話就外出工作了。

之後,小孩要等到晚上六點左右才會再看到父母。期間,他們去上學,但下午三點就放學了。

回到家後,有三個小時家中無大人,學校作業也不多,小孩有一段「自由放牧」時間,可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個年代,只要父母都在工作的孩子都會度過這樣的童年,它像是一種風氣,沒人會覺得奇怪,或是覺得孩子遭到忽略。」海姆斯回憶時表示。

不過,多年後,待她從史丹佛大學畢業(另外,她亦擁有哈佛法學院和加州藝術學院的學士學位)回母校任職後,才驚覺新世代的教養方式已不可同日而語。

見證時代轉變

一九九八年,海姆斯擔任史丹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負責打點學生事務。她從家長送子女上大學不同於過往的行徑中嗅出端倪。過去,家長們通常送孩子到機場,然後目送孩子上飛機,頂多跟著飛到當地學校,幫孩子卸下行李後就打道回府。這時,她看到愈來愈多父母開始想留下來幫忙孩子打點新生入學的一切,包括課程註冊、科系和活動選修、與室友間的爭執等等。

作為學務負責人,海姆斯原本打交道的對象是學生,自從家長參與後,情況變得有些複雜,且到了兩千年中旬,家長出現後留下來的比比皆是。最讓她不解的是,這些家長對自己已上大學的子女仍以「小孩」(children)之名指稱。

反觀這些新世代學生的回應也跟過去的世代大不同。他們對於父母幫其解決問題、做選擇等都大表感激,不像海姆斯所屬的X世代會跟父母這樣說:「回去吧,我知道怎麼做,別管太多啦。」

缺乏獨立渴望

這種類似的對話在新世代鮮少發生;取而代之的是,親子間看似客氣而歡愉的互動,覺得彼此間關係親密,就像好朋友。在一切看似美麗的關係背後,海姆斯卻看到新世代缺乏這樣的認知:「我現在是大人了,我堅持要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我想證明自己可以。」

後來,海姆斯擔任史丹佛大學的新生院長近十年,「有幸」接觸期間前來史丹佛大學就讀的兩萬名新生,發現有樣東西正在新世代人口間慢慢流失:對獨立的渴望。這引發她對此現象探究的興趣。

出書反映問題

歷經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漸漸地她將此現象歸咎於父母的過度干預而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發展。二○○五年,她在《芝加哥論壇報》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關於「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的文章。所謂「直升機父母」,即父母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像極了直升機,時時刻刻在孩子的領域上空盤旋。

文章發表後,「直升機父母」的問題也在她心中盤旋,促成她醞釀多時,於十年後出版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怎樣教出一個合格的成年人》(How to Raise an Adult),針對今日的教養問題提出最中肯的建言。

研究心得
不可或缺的兩種養分

教養上過與不及,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身心傷害。但比起有些父母怠忽職守,對孩子的教養不聞不問,海姆斯認為,過度保護子女的父母亦同樣令人憂心,且是許多千禧年父母普遍的教養之道,而他們所教出的孩子根據海姆斯的觀察,很難走出「清單童年」。

清單童顏憔悴

所謂的「清單童年」,即這些孩子的人生完全由父母親安排,包括上哪所學校、修哪些課、達到什麼分數標準,不只功課,連一些活動的參與,父母都想插手。如果有孩子想參與社團,有些父母可能會說「參加什麼社團,去創立一個社團」,因為這樣才更容易申請到好大學,或是鼓勵孩子去參加社區服務,博得申請學校的讚賞。

海姆斯發現,直升機父母在孩子的成長期中有如門房兼祕書,不時要為孩子的事跟學校老師、校長、教練等打交道,並花許多時間對孩子耳提面命、要他們步步為營,確保他們最後能擠進一些名額有限的名校。

結果,擁有「清單童年」的孩子每天忙著寫功課、準備大大小小的考試、從事每個攸關未來升學的大小活動;為了做到父母安排的每個清單選項,他們沒有自主時間,家事不用幫忙,睡眠不足也無妨。

這些孩子個個看起來精疲力竭,面容憔悴,比實際年齡蒼老,伴隨著焦慮和沮喪,不禁懷疑這樣的生命意義何在?

快樂來自於愛

然而,直升機父母卻信誓旦旦地認為,只要能擠進名校,功成名就,當然有意義。他們只差沒說孩子前景一旦堪慮就會讓他們顏面無光,無法向親朋好友吹噓一番。

因此,他們表面上說只要孩子快樂,但一見到他們放學,關心的卻是功課寫完了沒、是否考高分等課業表現。而當孩子從家長的臉上看到認可的表情,就會將家長的愛和他們的價值跟分數畫上等號。

但海姆斯從哈佛大學的格蘭特成人發展研究(Grant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中印證,生活中的快樂是來自於愛,不是對工作的愛,而是對人類的愛,對象如配偶、合作夥伴、朋友、家人。

因此,她主張父母應該用「無條件的愛」來滋養孩子的童年,讓孩子從父母的愛中懂得自愛和愛人。

如此一來,父母在孩子放學後,多時不見再看到他們時,就該「放掉手邊工作,歡喜地對孩子噓寒問暖」,如果孩子覺得午餐很棒,父母就該聽聽他們對午餐的看法,讓孩子知道父母關心他們生活中的一切,而非只是在意分數。

家事不可小覷

除了愛,海姆斯發現還有一樣東西也同具滋養效果,可讓孩子未來成功立足,就是許多父母視之為不重要的「家事」。根據格蘭特成人發展研究,許多專業人士的成功表現,來自於小時候做家事的習慣。做家事讓這些人在職場上遇到狀況,就自動「捲起衣袖」,一副「我來搞定,捨我其誰」的模樣,而成為職場上最受歡迎的人。

反觀新世代的教養,家事因被視為浪費時間而對升學無直接助益的絆腳石,常由父母代勞,孩子做家事的權益因此遭剝奪。當這些鮮少做過家事的孩子進入職場後,多半只會被動地等待一份可能根本不存在的工作清單,更糟的是,他們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動力和能力。

學習放手
好人格養成必經之路

儘管愛和家事能滋養生命,海姆斯卻常常碰到許多不以為然的焦慮父母。他們聲稱「好大學就是要看入學申請者過去所有優異的課業和活動表現」。對海姆斯而言,進好大學只是家長們的一種迷思。

培養自我效能

事實上,「社會上許多快樂的成功人士並非都來自名校,更多的是來自州立學校、社區大學,或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校。」海姆斯說。

因此,她認為家長們應該認知到,「孩子不能進名校不代表世界末日,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未按照父母的安排,完全出於己願,選定了任何學校就讀,那麼他們一定能在那裡蓬勃發展。」

比起念名校,海姆斯覺得培養孩子「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更重要。自我效能,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但家長一旦有「沒有我,你辦不到」的心態,就會凡事代勞,也剝奪了孩子培養自我效能感的機會。

「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卻是需要孩子親嘗思考、計畫、決定、實作、希望、配合、嘗試和錯誤、夢想、生活歷練等過程。」海姆斯表示。

助其展現本色

海姆斯自己也有兩個青少年孩子。曾經,她也像許多父母一樣,想把孩子調教成某種完美樣貌,看將來是否也有機會進好學校。然而,在接觸過成千上萬名別人的孩子後,她慢慢體會到,原來她的孩子不是需經不斷修剪的盆栽,而是品種尚未確認的野花。

作為母親,海姆斯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就是提供培育的環境,透過家事強化他們的心智;給予愛,讓他們有能力去愛別人,也能接受別人的愛。

「至於他們未來要念哪所大學、選修什麼科目、入哪一行,就看他們自己了。我的工作不是要他們成為我想要的樣子,而是全力支持他們展現自己的輝煌本色。」海姆斯語重心長地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