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水災周年專題四之四》公益團體挺災民 點燃希望之燈

李祖翔 |2010.08.22
943觀看次
字級

每當提起八八重建,民間公益團體工作人員就是一聲聲長嘆。八八災區重建問題懸而未決,主要道路修復、永久屋建設、法律糾紛、資訊聯繫,政府都做到了,民間團體也提供各領域的支援,然而,災民未來的路卻沒人能給方向,民間團體用活動鼓舞災民,祈福、謝天、震撼教育,他們只能傳遞光明與希望,並讓災民知道怎麼救自己,未來仍得靠他們自己去開拓。

紅十字會義工折紙船象徵災難遠離。圖/李祖翔

水災周年 現重建成果

紅十字會有總統夫人周美青作號召,瞬間邀集百大公益團體協力合作,八八水災滿周年,公益領袖即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展示成果,也讓社會知道還能給予災民哪些方面的幫助。展覽裡以口述歷史為藝術演出藍本的「歡喜扮戲團」,接受重建原住民部落文化的委託,在災民中穿梭,製作百寶箱,秀出災民的處境和心輔後的模樣,隔天又舉辦祈福晚會,儀式中,一個雙手合十、緊握燃香的泥人被放置在土塊上,象徵災變讓人們更懂得用虔敬的態度與自然相處。

「生活的問題太複雜,最後真的只能祈福,讓災區的核心人物相信希望,由少數人帶頭重建。」像霧台鄉的魯凱族,水災前以民宿維生,水災後對外的要道毀損,民宿空蕩、冷清,鄉長杜傳覺得蝴蝶飛舞和老鷹盤旋的美景不再,文化更被埋沒,他決心從圖騰木雕開始挽救,把文化找回來!屏東枋寮也有位老船長黑哥,水災後漂流木堵住所有海口,漁船遭受損失,但他用僅存的資金購買竹筏,成為枋寮第一個出海的漁民,持續未完的路,他們的起頭鼓舞了災區的士氣。

部落青年 學習愛家園

謝天又是另一個原民青年必須體認到的態度。亞洲體驗學會希望讓原民青年理解耆老對山林的依戀,期許他們學會愛家,能帶動部落重建希望。學會和體育大學合作,率那瑪夏鄉教會青年會長、十五歲的正雄,和六龜鄉四名高中生到中國攀爬玉珠峰,雖然再度遇上天災肆虐,但每個孩子都成長了,他們最大的心得是「想家、想帶弟妹爬山體驗我們的成長」,正雄還說:「感受到人類的渺小,才發現應該尊敬大自然,山林保育勢在必行,也要避免第二個莫拉克出現。」

活動不斷 關懷全方位

問題懸而未決,最憂心的不是災民,而是短時間幫不了,又要安慰他們很快可以脫離苦難的公益團體。家扶基金會以《看見彩虹的幸福》紀錄片,喚起大眾看見自己愛心捐輸的力量,片中來自屏東泰武國小四年級的聖榮,爸爸罹患肺腺癌、母親因膝蓋手術在家休養,家中沒有收入,僅靠社會救濟,災後校舍毀損,家人分居、周末才能團聚,但在捐款人的資助下,經濟、住宿、父母健康都有人照料,聖榮不再憂鬱。

其他活動還有世展會的協助新一代原民傳承耆老智慧,開發有機農業生路;亞裔身心健康協會舉辦雕塑體驗,紓發負面情緒;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陪伴災區孩童安心閱讀;外展教育基金會彩繪校園,學子上學能有好心情;都市人基金會辦理體驗式創傷輔導營隊,一般人也受到關注;台灣女性影像協會發起影像培訓營,讓青年更愛家;賽珍珠基金會在大眾關注原民的同時,為受災新移民爭取權益;電子商業推廣協會則看見同為受災戶的公益團體,將捐贈的電腦送到災民安置中心以利重建作業。活動不勝枚舉,就人文關懷來說,災民還是幸福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