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馬克‧吐溫眼中 的庫克船長

文/林一平 |2024.05.07
1609觀看次
字級
圖一:庫克紀念碑 圖/林一平
圖二:庫克船長碑文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文化部耗資八千多萬元製作了一部電影《1624》,讓大眾認識台灣早在十七世紀就與世界相遇,成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然而,立委高金素梅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時指出所謂的海洋史觀在她眼中就是原住民族遭到殖民掠奪。高金素梅的質詢讓我想起馬克‧吐溫對庫克船長的評論。

根據西方的觀點,庫克(James Cook;1728-1779)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然而,在描述庫克的死亡事件時,馬克‧吐溫卻揭示了一個不同的觀點,他跳脫庫克船長遇刺的浪漫過程,提出了他認為公正的評論。

庫克登陸夏威夷大島的基亞拉凱庫亞灣時,約有一萬到一萬五千當地人湧向他,以一種超越皇家尊嚴的方式將他帶到神聖的寺廟。他們稱庫克船長為洛諾(Lono)──夏威夷島上古代的神靈。根據夏威夷神話,洛諾神離開夏威夷後,島民熱切期待著祂的歸來。當庫克接近島民時,他們畏懼地俯伏在地,遮住了自己的臉,庫克到達寺廟後,被帶到最神聖的神像前。

庫克被誤認定就是離開夏威夷多年的上帝,而他也接受了這最崇高的尊榮,他欺騙了當地人。從道德的角度來看,他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但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正是因為夏威夷島民相信他是神,他才免於被殺害。然而,在一個不幸的時刻,夏威夷人終於發現他只是個凡人,因此他的死亡隨之而來。而馬克‧吐溫認為庫克被殺就是他不誠實自我神化的後果。

庫克在夏威夷大島上短暫露面,冒充是神,讓島民敬畏他,並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島嶼也都被徵收高額稅款,以滿足庫克船隻、軍官和船員的需求,並提供了大量的協助填充船隻並準備航行所需的物資。

島民們傾盡所有奉侍庫克和他的隨行人員,甚至親自送上他們的妻女。軍官和水手們在島上自由穿梭,所到之處都獲得滿滿的禮物。國王也親自拜訪庫克並贈送他價值高昂的珍貴禮物,庫克則回贈了一套白色亞麻西裝和一把匕首,這些禮物完全不符合神的身分。庫克甚至向祭司們要求購買環繞洛諾神廟頂部的欄杆作為燃料,庫克的行為顯示出對神聖宗教的不尊重。也就是說,庫克只關心自己的利益,無視他人的權益和感受。

被侮辱的島民感到絕望,他們不計代價滿足庫克的各種欲望。最終,庫克卑鄙的行為激起了島民的憤怒,他們用石頭攻擊這些水手,將他們趕回了船上。從那時起,庫克和當地人之間的關係從友好轉為敵對,直到1778年2月14日的星期日黃昏,庫克變成了一具屍體。

2023年2月5日,我來到基亞拉凱庫亞灣附近,看到了「庫克紀念碑」(圖一),碑底堆滿了火山巨石,以支撐著碑文。碑文中有一個歌頌庫克功績的版本,也有一塊簡單地寫著「1778年2月14日,庫克船長在此被殺」的銘文(圖二)。

總結來說,無論庫克走到哪個島嶼,都受到居民的熱情接待,並享受了當地人提供的各種食物和協助。然而,馬克‧吐溫對庫克在夏威夷的行為抱持高度的懷疑和批評,他的描述揭示了一個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庫克形象,將我們帶入了一段冷靜的反思之旅。更詳細的資訊可參見威廉斯(Glyndwr Williams)的著作《The Death of Captain Cook: A Hero Made and Unmade》。♣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