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怎麼了?

文/山羊 |2024.03.27
83觀看次
字級
圖/樹下繪本
圖/樹下繪本

文/山羊

小明才小學二年級,學過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王星)的常識,所以前天他看報紙有一篇文章寫著「太陽系裡,除大家熟悉的九大行星」時,覺得有些困惑。

是這樣的,在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將原本是行星的「冥王星」降級為數十顆矮行星(dwarf planet)之一。可是18年來,還有很多冥王星的擁護者為此爭論不休,拒絕接受它失去行星地位,照樣在每年2月18日慶祝「冥王星日」(Pluto Day)。

發現過程 辛苦漫長

早在1840年代,法國天文學家勒維耶(Urbain Le Verrier)利用牛頓力學,分析天王星軌道的擾動後,預測出當時尚未發現的海王星位置,並在1846年發現海王星。

19世紀末,天文學家從對海王星的後續觀察中,推測天王星的軌道也受到海王星以外的另一顆行星干擾。於是從1906年開始,羅威爾(Percival Lowell)就在自己建於亞利桑那州的羅威爾天文台,搜索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 X行星。

終於,美國天文學家湯博(Clyde Tombaugh)利用了閃爍比對器(blink comparator)比較兩張在相同區域,但不同時間所拍攝的夜空影像,1930年2月18日,於羅威爾天文台發現了冥王星。

70多年來,冥王星一直相安無事地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然而,隨著對外太空的探測與更精確的天文觀測儀使用,天文學家對太陽系外圍愈來愈了解,慢慢發現有愈來愈多與冥王星相似的冰凍天體。這些天體被統稱為「古柏帶天體」(Kuiper Belt Objects)。

2006年,IAU重新定義:天體必須滿足3條件才算是行星: 1.繞著太陽運行; 2.夠大,有足夠質量讓自己成為球形; 3.清理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

因未能滿足第三條件,也就是在它軌道附近,還有許多古柏帶天體,冥王星無法在其軌道上占有主導地位,因此失去了行星地位,成為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的「矮行星」。

看到這裡,你應可了解為何有人對冥王星還有依戀,他們認為經過這麼多年時間與這麼多人耗盡一生的努力,才尋找出來的冥王星,值得繼續擁有行星的地位。

失去地位 依舊迷人

儘管冥王星無緣與其他8顆行星平起平坐,但了解冥王星的一些小常識,依舊會覺得它相當迷人、有趣,譬如:

1.直徑是地球的1/5不到,質量只有地球的1/455。

2.與太陽距離是地球與太陽的40倍,一天時間長達153.3小時。

3.公轉一周約247.68年,自從被發現到現在,還沒繞完太陽半圈。

4.主要是岩石與冰所構成,非常寒冷,表面溫度約-229℃。

5.大氣層非常稀薄,主要是氮、甲烷與一氧化碳組成。

6.已知有5顆衛星,最大的夏倫(Charon)直徑比它本身還要大,質量是它的1/5,形成一個雙星系統。

7.軌道呈橢圓形,近日點距離太陽約44.5億公里,遠日點約73.7億公里,陽光抵達時間平均約需5.5小時。

8.根據英國牛津一位對古典神話著迷的11歲女孩伯尼(Venetia Burney)的建議,以羅馬冥界之神來命名,同時因冥王星的縮寫PL剛好也是羅威爾名字的縮寫P. L.,所以也藉此對他表示敬意。

最後,對於在9大行星陪伴下長大,無法接受8個或更多行星的人來說,好消息是,最近有日本科學家發現古柏帶裡可能存在著一顆約地球3倍大的類地行星(又稱地球型行星或岩石行星)。

不管結果如何,從冥王星的命運來看,我們應該要更加珍惜地球,因為它提供了一個適合我們生存的環境,比起其他環境惡劣的星球,真是美麗又珍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