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動動腦】母愛創傷何時了

文/吳娟瑜 |2024.03.06
323觀看次
字級

文/吳娟瑜

多數媽媽在母女關係上,隨著女兒長大、個性發展和生涯規畫會逐步放手,然而也有令人窒息的母女關係……



一位高中女生問起母女糾結,她不明白,小時候很愛她的媽媽,長大後卻覺得「母愛好可怕」。

有個周末,她和閨蜜參加Cosplay,十點後到家,媽媽大發雷霆。她說:「也不過晚五分鐘到家,有需要這樣興師問罪嗎?我都十八歲了,還要管這麼多嗎?」

「五分鐘」不是事件真正的糾結,癥結在於高中女生碰到控制型的媽媽,把個人的恐懼、擔心,投射在女兒的一舉一動,全然不能信任女兒。怎麼辦?女兒也深陷「母愛創傷」而難以自拔。

窒息的母愛

「母愛」一向是被稱頌的,多數媽媽在母女關係上,隨著女兒長大、個性發展和生涯規畫會逐步放手,然而也有令人窒息的母女關係。例如:

一、控制型媽媽:蘭玲的媽媽彷若「女強人」外婆的再版,曾經在商場上呼風喚雨,讓家裡生活優渥。媽媽刻意栽培蘭玲,學習多項才藝,舉凡芭蕾舞、鋼琴、陶藝、劍道,無所不學。

小學三年級,碰到金融風暴,媽媽的事業受到波及而破產,這時媽媽把注意力轉到蘭玲身上。媽媽認定蘭玲是她手中另一張王牌,好好栽培,將來總有機會讓家境翻身。

媽媽開始管控蘭玲的生活起居,前述「晚五分鐘」事件導致母女大吵,就是蘭玲的親身遭遇。她說:「媽媽完全沒得商量」,媽媽說:「妳從小被栽培,就不用回饋這個家嗎?現在輪到妳要回饋,有什麼不對嗎?」

二、疏遠型媽媽:以琳從小得不到媽媽的關愛,她以為自己愛爭辯所以不討媽媽歡心。後來,她認為可能是因自己學業優秀、反應靈敏,所以讓媽媽嫉妒,故意對她愛理不理。

往生命源頭尋找時,才從姑姑口中得知自己是媽媽十八歲未婚生子的「產物」,而「爸爸」並不是真正的生父……

剎時之間,她聽懂媽媽為何常對她怒吼:「妳這個人很麻煩耶!」

三、保護型媽媽:多少同學羨慕惠馨有一位好媽媽,日常噓寒問暖,每天還帶一份水果上學。平日上下課或去補習,都是媽媽開車接送。媽媽講話都是輕聲細語,從沒對她怒目相視、口出惡言,這樣的媽媽不是很令人羨慕嗎?惠馨卻也有她的煩惱。

她多麼希望頂嘴的時候,媽媽可以發點脾氣,媽媽總不能一直讓她,她也不喜歡媽媽常說:「媽媽絕不讓這個世界對不起妳。」

小時候,惠馨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長大後,逐日追溯原生家族的背景,這才明白,媽媽生長在有八個兄弟姐妹的家庭,排行老五的她,上不上,下不下,是個被忽略的女兒。

結婚後只生惠馨一個女兒,媽媽刻意把自身缺失的愛,全部給女兒。然而,惠馨也有她的「母愛創傷」,她說:「媽媽在照顧我的過程,想補足她失去的童年,然而,這樣對我太好,反而害了我,讓我在同學間不懂察言觀色、誤以為大家會像媽媽那樣讓我……」

母女情未了

「母女創傷」當然不只這些情況,多數媽媽沒有做過媽媽,都是從個人在原生家庭的經驗延伸而出,有盲目摸索的過程,有過與不及的拿捏困擾。

和媽媽修復關係,是不少在「母愛創傷」掙扎的女兒的人生功課,這一路走來,有的彼此不相讓,終生不相往來,帶著遺憾過日子;也有的幸運地豁然開朗,和媽媽有了平衡和解的關係。期待女兒還年幼的媽媽適時自我覺察,讓女兒不在憤怒、恐懼或手足無措中長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