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專題2 可可西里申遺 一堂生動的環保實踐課

文╱記者張濤、李琳海 |2017.07.29
1543觀看次
字級
奔跑在可可西里藏野驢群。圖╱新華社
漫長的巡山路上,隊員煮一包泡麵都要用高壓鍋壓十多分鐘,圖為巡山途中的隊員。圖╱新華社
隊員出發巡山前,用藏族儀式行貼面禮互相祝福。圖╱新華社

文╱記者張濤、李琳海

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為了申遺,從2016年開始,基層的工作人員便背著氧氣瓶,來來回回在可可西里跑了三十多趟,每一趟至少花上3天時間,看著專家嚴謹的工作態度、細緻入微的觀察視角,以及具有國際視野的保護理念,這些工作人員等於上了一堂難得的環保實踐課程。

黝黑的皮膚、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每次和秋培扎西聊天,你會覺得他是個深情的人。

話不多,但掏自心窩。

「我不知道以後我們巡山的道路是否依然艱辛,申遺成功後,我會繼續沿著父輩們走過的足跡,保護好可可西里這片淨土。」可可西里卓乃湖保護站站長秋培扎西說,一九九四年,他的舅舅杰桑·索南達杰為抓捕盜獵分子而犧牲,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獻身生態保護的政府官員。一九九八年秋培扎西的父親扎巴多杰也為了保護可可西里付出生命。

北京時間七月七日,在波蘭召開的第四十一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青海可可西里申遺項目獲表決通過,成為青藏高原首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聽到訊息的可可西里人沸騰了,很多老巡山隊員激動地流下淚水……

點蠟燭巡山的日子

寒風中,巡山隊員將食物、棉被、油料等巡山物資放進戰旗車內,出發前,大家互相擁抱,行貼面禮。

又是一次巡山的旅程,在位於柴達木盆地的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單位院內,同事和家屬排成一隊,為隊員送行,多少年來,這成為規矩。

可可西里在蒙語中意為「美麗的少女」,平均海拔四千六百公尺以上。

記者日前驅車進入可可西里,舉目所見雪山冰川林立,沼澤湖泊縱橫,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悠閑地吃草。在這片可可西里土地上,面積大於一平方公里的湖泊有一百零七個,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二百三十多種。「這片嚴酷的荒野一望無垠,美景令人讚歎不已,彷彿被凍結在時空中,其地貌和生態系統卻不停地變化;生物多樣性和瀕危物種,儲存著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間的遷徙路線,支撐著藏羚羊不受干擾的遷徙」。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技術評估報告這樣評價可可西里。

「可是,美麗少女也曾經歷傷痛。」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布周說。二十世紀後期,野生動物皮絨製品在西方走俏,可可西里野生動物遭大量獵殺,其中藏羚羊數量從二十多萬隻一度銳減到不足兩萬隻。

「最猖獗的時期,盜獵分子開著卡車進入可可西里,被剝皮後的屍體遍布草原,令人觸目驚心。」可可西里管理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長羅延海說。

一九九七年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為保護藏羚羊而設定的自然保護區。

秋培扎西說,過去條件非常有限,巡山時,隊員晚上只能住在帳棚裡,但在廣袤的無人區,隊員住的帳棚經常受到熊等野生動物的騷擾。晚上沒有燈,只能點著蠟燭。「起初,隊員們用的槍枝和車輛甚至是從盜獵分子那裡截獲的。」羅延海說。

漫長的巡山路上,隊員帶的最多的,就是易於儲存的掛麵、泡麵,還有大餅。在可可西里,煮一包泡麵都要用高壓鍋壓十多分鐘。到了冬天,很多藏族巡山隊員想帶點高熱量的酥油,可是在寒冷的戶外,酥油凍得像石頭一樣堅硬。

可可西里腹地是無人區,沒有所謂的「路」,蒼茫的曠野之上到處都是路。隊員喜歡模仿美國登月宇航員的話認真地說:「你在可可西里踏出的每一個腳印,都有可能是地球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人類印跡。」

在政府和民間的共同保護下,如今可可西里腹地藏羚羊種群數量超過六萬隻,藏羚羊也從瀕危物種名單中剔除。

留下珍貴航拍資料

青海可可西里申遺項目於二○一四年底正式啟動,總面積約六百萬公頃,包括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割區一部分。受訪的多位一線基層申遺參與人員表示,參與申遺本身就是一次學習的過程,這是一堂生動的環保教育實踐課。

從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出發,沿著三○八省道前行,可以進入可可西里。這裡也是可可西里申遺緩衝區玉樹曲麻萊縣多秀村的必經之地。

走進多秀村,房前屋後乾淨整潔,路燈筆挺整齊,每隔二十到三十公尺就有一個垃圾箱。然而,在幾年前,多秀村還是另一副模樣:村裡多半是低矮的土坯房,夜晚漆黑一片,村道也是顛簸狹窄的砂石路。

「這些變化歸功於可可西里申遺工作,三江源的小村落也因為申遺變得更加美麗。」多秀村黨支部書記江巴才成說,申遺專家肯定牧民們為保護三江源所付出的努力。

江巴才成說:「今後我們將按照專家意見,在申遺緩衝區內做好生態環保展示工作,和世界分享青藏高原藏族牧民樸素的生態環保理念。」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住建局副局長王聯邦是該州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他說申遺準備過程歷經艱辛,申遺工作啟動以來,州、市、縣一級按照時間節點,梳理問題清單,進行環境整治,陪同專家考察。

「二○一六年,我們背著氧氣瓶,在可可西里跑了三十多趟,每次最少需要三天,但整個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專家組嚴謹的工作態度、細緻入微的觀察視角,以及具有國際視野的保護理念,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王聯邦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技術評估報告指出,近年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創立,展現了拯救藏羚羊的努力,也象徵中國大陸現代自然保護的開端,該地的文化和精神價值應得到承認。

「這些都是對我們基層工作的肯定,他們的人文關懷讓多年在無人區奮戰,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隊員備感溫暖。」可可西里巡山隊員拉龍才仁說。

曾陪同外國專家參與考察的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呂植說,考察人員經歷了高寒缺氧、狂風降雪等惡劣氣候考驗,完成了可可西里史上首次空中考察並留下較多珍貴航拍資料,申遺的過程中,讓大家看到了可可西里的優勢。

不忘環保初心 讓藏羚羊自由奔跑

今年正值中國首批世界遺產誕生三十周年。三十而立,漸入佳境。「可可西里申遺的成功,將從更高的層面保護這片淨土,這是中國向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呂植說。

去年十月一日正式施行的《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讓可可西里獲得立法保護,腹地九成以上的區域將成為荒野保護區,呂植說,按照《保護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公約》作業指南,中國自然保護區保護條例等國家公約和國家法律,將得到最為嚴格的執行。

而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要求,青海省政府部門做出諸多承諾:不在遺產地範圍內為根除小型哺乳動物鼠兔採用毒殺行動;不強制安置或遷移遺產地緩衝區的傳統牧民;不在任何時候許可或提倡遺產地內會威脅到動物遷徙路線的圍欄活動……

二○一六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局長李曉南說,今後將按照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系統性要求,對照遺產地管理的標準做好規畫工作;同時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遺產地保護法律法規,依法加強對這個地區的保護和管理。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委書記吳德軍說,可可西里已建立了從國家到地方的多層管理體系,今後,將透過政府機構、社區和社會組織等,有效維持荒野景觀的自然狀態,保證物種的生存繁衍。

「緩衝區內的藏族村落和牧民是保護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把牧民納入保護、管理、監測和公眾教育的行動中。此外將展開全民環境教育,進一步把可可西里遺產地的精神實質、自然風貌、綠色形象展示給世人。」吳德軍說。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蘇建平說,世界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在青藏高原首個世界自然遺產地,人們通過保護可以享受到生物多樣性帶來的福利。

「申遺是我們不負青山綠水和子孫後代所做出的選擇。」羅延海說,多年來,可可西里巡山隊員的付出是值得的,起碼現在孩子們能看到大批藏羚羊自由奔跑的場景。

「他們眼裡的藏羚羊在可可西里,而不是在博物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