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專題3 一山閩贛雨同風 削出武夷造化工 大武夷山再獲世界矚目

文╱記者林浩、程迪 |2017.08.05
2097觀看次
字級
七星雲海。圖/鄒思成攝影
東南大陸第一峰、華東屋脊、武夷山主峰黃崗山,海拔2160.8公尺。圖/徐葉茂攝影
夕陽下。圖/徐新宇攝影

文╱記者林浩、程迪

1999年,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但因行政區劃等原因,僅以山脊線畫定範圍,將福建省武夷山畫為世界遺產地,江西鉛山武夷山畫為遺產地緩衝區。今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江西鉛山武夷山生態原始,是中國大陸東南部亞熱帶地區,常綠闊葉林分布典型、物種豐富和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完整的代表之一,因此,將鉛山武夷山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使得「大武夷山」的遺產地總面積達147214公頃。

茂密繁盛的青翠森林遮天蔽日,歡脫自由的野生動物穿梭自如,錯落有致的人文建築點綴其間……這裡是位於江西省與福建省交界處的武夷山。

這裡有地球同緯度帶保存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這裡既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地,又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這裡不久前又因「遺產地邊界微小調整」獲得世界矚目。

波蘭當地時間二○一七年七月九日晚間七點十分,武夷山邊界調整項目在第四十一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審議通過,鉛山武夷山正式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生態多樣文化深厚

武夷山脈自東北向西南略為傾斜地橫亙在中國大陸的東南部,它東起浙江與福建邊界的仙霞關,西至江西與廣東交界的九連山,綿延一千多里。武夷山是福建、江西兩省的界山,介於江西的上饒、鉛山與福建的光澤、武夷山、邵武、建陽等地之間。

作為大量古老、孑遺物種和中國特有種的著名避難所,武夷山是中國大陸亞熱帶森林和南部雨林的代表,具有世界同緯度帶現存最典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系統,是世界昆蟲種類最豐富地區之一。

一九九九年,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但因行政區劃等原因,僅以山脊線畫定範圍,將福建省武夷山畫為世界遺產地,江西鉛山武夷山畫為遺產地緩衝區。

據了解,此次鉛山武夷山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是在福建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基礎上的拓展,新增遺產地面積七十點六九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三十七點七平方公里,占拓展後遺產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七點二,屬於「遺產地邊界微小調整」。

此次調整後,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武夷山的遺產地面積擴大到十萬七千零四十四公頃,再加緩衝區面積四萬零一百七十公頃,總面積達十四萬七千二百一十四公頃。其中,鉛山武夷山遺產地面積七千零六十九公頃,緩衝區面積三千七百七十公頃。

鉛山武夷山海拔分布在二百至二千一百五十八公尺之間,由中低山群組成,在中國大陸東南部形成了一片廣闊的原始森林。

同時,鉛山武夷山擁有一系列高峰岩石景觀,共有六座山峰海拔超過了二千公尺,其中有「華東屋脊」之稱的黃崗山,海拔二千一百六十點八公尺,是東南大陸最高峰,最高點就位於鉛山境內。還有一百一十二座山峰海拔超過一千公尺,此外,還有嶙峋巨石、圓頂懸崖、崎嶇的森林峽谷和洞穴、蜿蜒的溪流等美麗的自然景觀。

江西鉛山武夷山不僅擁有黃崗山、石峰尖、獨竪尖、北武夷大峽谷等山嶽河川,更擁有黃腹角雉、黑麂、金斑緣鳳蝶等珍稀物種,為遺產地新增了五百二十五種植物、一百二十三種動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江西鉛山武夷山生態原始,是中國東南部亞熱帶地區,常綠闊葉林分布典型、物種豐富和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完整的代表之一。

考古遺跡顯示,武夷山遺產地還是宗教和哲學家的一處獨特隱居之地。作為新儒學的發源地,武夷山保留了許多寺廟和與新儒學發展的核心人物——朱熹和王陽明相關的學院,鉛山有慈濟禪寺、「千古一辯」之所鵝湖書院等。

武夷山保護四十年

鉛山武夷山自然生態良好,不僅因其天然的生態稟賦,也離不開當地持久的自然保護。江西武夷山保護區始建於一九七五年,江西省政府於一九八一年批復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務院於二○○二年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多年來,當地在遺產地開展了森林防火贛(江西)閩(福建)浙(浙江)三省聯防,實施了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限制遊客進入國家自然保護區,實行了深山移民搬遷,拆除了遺產地及周邊的違章建築。

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程松林就是武夷山眾多「守山人」中的一員,正如他的名字「松林」一樣,他已如松樹般守護了這成片山林三十五年。

一九八二年,從衛生學校畢業的程松林以一名醫護人員的身分來到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這片山林留下過他的青春,也記錄著他的成長。

因常年與保護區內的工作人員上山入谷,程松林早已對保護區內的植被動物了如指掌,慢慢從「業餘」蛻變到「專業」。二○○四年,經過二十多年的耳濡目染,程松林正式開始從事野生動物資源研究。

程松林跟著大學教師、研究生,從鳥類入手,邊學習邊積累,慢慢熟悉專業術語、使用監測儀器、撰寫研究論文。

在從事野生動物資源研究的歲月裡,程松林常年深入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沿著獸道翻懸崖穿溝谷去尋蹤覓跡。被成群的蚊蟲叮咬遭遇危險的毒蛇已成家常便飯,不論寒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程松林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野外監測研究中度過。

山中多陰冷潮濕,程松林難得睡上乾燥的被褥。儘管艱辛,程松林仍樂在其中,說起山中的珍稀動物,他更是如數家珍一般。「保護區內保存的野生植物物種數超過全省總數的百分之五十,陸生脊椎動物物種數超過全省總數的百分之六十,分布有中國特有的黑麂和黃腹角雉等珍稀物種。」

經過數十年的科考調研,程松林慢慢在野生動物資源研究領域小有建樹,已先後在《生態學報》等國內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在科學出版社出版《武夷山自然保護區鳥類》專著一部。

「打魚要到深海,識林要進深山。」深山雖多險惡,縱使如此,幾十年來,近百名「守山人」還是將青春與夢想留在了深山之中;同時,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也擔起了「守山人」的責任,加入到識林、守山的行列中來。

「武夷山留下過我的青春與夢想,看見這些年輕人就像看見三十多年前的自己。」看見後繼有人勇挑重擔,程松林頗感欣慰與放心。

福建江西攜手保護 武夷山未來更有可期

江西鉛山武夷山和福建武夷山一脈相承。兩省因山相連,因山得緣,南有福建武夷山市,北有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江西鉛山武夷山鎮;這次更因武夷山邊界調整項目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目前,江西鉛山縣政府已與福建武夷山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共同管理保護、共同科研開發、共同宣傳推廣、共同規畫發展等方面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

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嚴格遵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世界遺產保護現行法規典章,以及國際組織相關決議的前提下,加強合作,建立雙方聯動管理體制和機制,實現對遺產地的嚴格保護。

同時,雙方還將籲請國際國內組織加強對武夷山世界遺產地自然科學、歷史文化、美學價值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將中國自古「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理念與世界遺產保護理念有機融合,使武夷山世界遺產成為自然共享、文明互鑑的平台。

「『同一個武夷,同一個遺產』,江西鉛山、福建武夷山將緊密協作互動,共同把武夷山遺產地保護好、管理好。」江西鉛山縣委書記周金明表示,希望通過「武夷山邊界調整項目」的契機更好地保護武夷山。

據周金明介紹,江西鉛山縣將成立鉛山武夷山世界遺產地管理辦公室,配合立法機關出台《江西鉛山武夷山世界遺產地條例》,編制世界遺產地保護規畫;並創建「風險監測—綜合預報—提前預警—即時處理」的遺產保護管理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減小各種風險因素對遺產地造成危害,讓遺產地的生態保護永恆持續。

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江西與福建攜手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武夷山的未來值得期待。

截至目前,世界遺產地總數達一千零七十三處,遍布世界一百六十七個國家;其中,中國大陸擁有世界遺產地五十二處,中國大陸多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和遺產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國際認可。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祕書長杜越說,中國大陸世界遺產保護已進入新階段。未來中國應該更積極地參與全球遺產治理,動員包括大學學者在內的各方力量,加大原汁原味保護力度和高水平展示力度,進一步推動國際合作。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