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喪葬禮俗的基本認知(一)

慧開法師 |2014.05.11
3266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

前言

根據媒體報導,五月五日,馬英九總統的母親秦厚修出殯火化,總統府早在幾天前就已經對外表示,馬家依循過去處理父親馬鶴凌後事的做法,對秦厚修的後事也一切從簡,不設治喪委員會、不發訃聞、不設靈堂、不辦公祭,低調簡單。

前一日,立委陳歐珀先透過國安局表示欲前往致意,國安局表明沒有公祭,陳歐珀仍執意欲前往,國安局不得已才透過總統府公共事務室連繫家屬,希望屆時在場協助接待,讓陳歐珀在遺像前鞠躬致意。

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陳永豐原本希望陳歐珀不要去,因為馬家一切從簡,在台北市第二殯儀館只有照片,其餘的都沒有設置,也不會有家屬在場,如果陳歐珀仍想到場,最好在上午八時至九時三十分的火化期間,來火化室外向秦厚修的照片致意。在陳歐珀的堅持前往下,就約定上午八點到場致意。

如果陳歐珀在當天到場鞠躬致意後就離去,那麼一切功德圓滿。沒想到陳歐珀到場後,卻因為馬家未設靈堂,直接在現場表達不滿,還抱怨沒人招待他,也沒有簽名簿,拗不過陳歐珀的要求,葬儀社人員連忙拿出空白簽名簿讓他簽到,此舉遭外界質疑他是在「鬧場」。

陳歐珀辯稱:馬家靈堂應有人出來接待,也要有簡單的題名簿,並有人引導獻花、拈香或鞠躬,也應有家屬答禮,這是「台灣民俗」,但現場都沒安排,他很訝異,才提出「溫柔的建議」。

總統府明明先前就說過,葬禮一切從簡,不發訃聞,也不設靈堂,陳歐珀難道不知道嗎?我認為他是十足的在鬧場、踢館。

在台灣,一個黑道大哥都可以把親人的喪禮辦得「冠蓋雲集」,有如武林大會一般,難道要像那樣子,才符合台灣民俗?才不失禮數?平心而論,馬英九身為總統,只要一聲令下,要將母親的後事辦得多風光、多盛大都可以;然而,他卻決定用最簡約的家祭方式,免除了文武百官的繁文縟節,省卻了勞師動眾與公帑花費,僅僅保留家人的哀思片刻,我認為不但不失禮,而且是非常難得的處理方式。

本文並不是要批評某個立委的個人行徑,而是想藉著這一個事件,從佛教與民俗的觀點來談一談「喪葬禮俗」,讓各位讀者對於「喪葬禮俗」有些基本的認知,日後遇到自己的親人往生時,在有關後事的處理上,至少心中有個譜,也比較知道在諸多的儀節之中如何取捨。

「禮」與「俗」之意義與關係

首先,談一下「禮」與「俗」兩者之間關係,根據徐福全教授的《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之研究》一書,「禮」的定義,是指人類文化生活中的一切典章制度與法則;而民間的所有生活習慣,是由該族群人民在共處的環境中,經過生活中不斷嘗試、篩選而形成大多數人遵守的習慣做法,就是「俗」。

「禮」是由三個要素所構成,首先最為重要的是「禮義」,指行禮之後所能夠或所期望達到的目的;其次是行禮時所須使用到的器物,亦即是「禮器」;第三個要素是「禮儀」,也可稱為「禮文」,即行禮時的儀節秩序。此外,「禮」具有「俗」的優點,亦即是各種「俗」優點的交集,「禮」與「俗」兩者之間關係,有下列五個對照:

1.先有「俗」,後有「禮」。

2.「俗」沒有文字記載,都是用口耳相傳,「禮」則有文字的記載。

3.「俗」是自然形成的,「禮」是經過聖哲制定,或經過嚴格篩選及深思熟慮,而留下的菁華。

4.「俗」會經歷時間的變化而改變,「禮」則是流傳很永久而不變。

5.「俗」是在某一地或某一時方能適用,「禮」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廣泛來運用。

其實,台灣傳統的喪葬儀節在「禮」與「俗」之間不斷地變遷,在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的地區影響下,喪葬禮俗也隨社會變遷而起了變化。在現今社會中,「禮」是大家都希望能遵守的,但受到社會情境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喪葬儀節在禮的引導下,也會形成新時代的習俗。(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