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媽咪新視界】有錢人在想什麼?

汪詠黛 |2010.08.02
658觀看次
字級

捷運上,坐在我身旁一對年輕時髦的潮男潮女,正熱烈討論著哪家美容中心的微整型做得比較好、哪裡又開了一間好玩的夜店。聊著聊著,女孩話鋒一轉:「我媽又買了一棟房子,她說以後收的租金都是我的。」

「ㄟ,你這包租婆到底有幾棟房子啊?不會比我多吧?」

「才兩棟啦,我爸那邊的小孩也有。我要我媽繼續努力,不然對我不公平,被比下去很沒面子耶!」

「哈,我也叫我爸要專心多賺點錢,為我們孩子『打底』。他到大陸、美國到處飛,我已經三個多月沒看到他了,不過沒差啦!打手機就可以了,免得天天見面嘮叨我。」

喔,有錢人的孩子,是這樣看待辛苦掙錢的父母?他們的對話,讓我忍不住想到一對朋友的教養觀與價值觀。

這對夫妻是典型白手起家的台灣企業家,年紀才四十出頭,就已晉身富豪之列,但行事低調,始終未改善良、純樸的本性,待人親切誠懇,完全沒有富人的驕氣與傲氣,且默默捐助,行善多年不欲人知。而他們的這些「身教」,獨生子是從小就跟在父母身邊用眼睛看、用心去體會學習的。

當小倆口在創業階段時,雖然忙得昏天黑地,還是堅持把兒子帶在身邊盡心照顧,不讓親情因為父母工作忙而有所減損。

等兒子上小學了,夫妻倆開始訓練他獨立,為自己負責。下課後孩子必須自己回家、自己完成功課,午睡後到社區與鄰居小朋友玩。該去上才藝課時,如果媽媽沒空接送,他就得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到將近二公里路程外的教室上課,下課後再騎到公司等媽媽下班,一起回家。

身為老闆娘的媽媽,每天親自烹煮可口的營養晚餐,之後再回到公司工作,兒子在身旁看書、聽故事錄音帶,先生則是在工廠盯生產進度。假日,一家三口不是去工廠,就是度個小假,親子關係非常親密。

他們讓兒子看到白手起家的父母,是如何努力撐起一個事業;當事業有點成就,可以喘口氣時,就帶著兒子去做義工、去育幼院幫忙、用壓歲錢捐款、加入世界展望會每個月的認養行列,還帶他到台灣偏遠山區去見外籍神父,讓他了解有人是如何不分國籍、種族在默默奉獻,又有多少人的每分錢、每分力氣都是用在別人看不到,但只有老天爺知道的事情上面。

他們也讓兒子真實感受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可能要花上一輩子的精力,只為求得溫飽;所以諄諄教誨兒子,在行有餘力之際,就應該為我們這個小島做出貢獻,而不是貪婪地予取予求。

他們說:「雖然你是獨子,但是爸媽不會留下大筆金錢給你,我們留給你的是做人的氣度與風骨。」

以我這對好友夫婦的資產來看,一家三口大可盡情揮霍、享受,但他們發願:要為這片土地做更多的努力,「因為老天賜給我們良好的能力,就是要我們去幫助別人、讓他們更幸福。」

一樣米養百樣人,我們台灣米養出有如此價值觀的優秀台灣人,真是令人感到快慰!

(本專欄隔周一見報)

★【黛媽咪幸福花園】中時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melodywang10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