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動動腦】讓孩子享受戶外消遣

文/吳娟瑜 |2024.01.03
389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吳娟瑜

大自然是最好的生命老師,讓孩子在草地上儘情地奔跑;夜裡徜徉草地,仰望星空;在海邊追逐浪花;在帳蓬貼近爸媽談心說笑,為孩子的快樂童年多添一筆色彩。



家長們可以想像嗎?每當孩子放學回家,總是興高采烈地分享:「今天在森林裡,各自組隊,玩貓捉老鼠……」、「今天野炊時,我們這組煮了大鍋蔬菜湯,味道好鮮美……」抑或是,孩子亮著眼睛說:「寫作文的時候,有的同學靠著樹幹找靈感,有的打水漂兒看漣漪,媽媽,我是趴在草坪上看著小螞蟻跑來跑去,好忙哦!」

以上這種場景在森林小學的課程安排是有可能的,都會學校的正規學習仍以室內為主,每位學生有自己的座位、自己的課桌椅,活動範圍除了教室,就是操場、福利社和廁所。

晴雨媽媽的呼籲

瑞典裔美國作家麥格克(Linda Akeson McGurk)經營著「晴雨媽媽」部落格,認為孩子日常生活裡「沒有壞天氣」這檔事。不論颳風、下雨、下雪或陽光普照的日子裡,麥格克的孩子都可以盡情地享受這一天,讓孩子在「戶外消遣」的概念下,爬樹、挖洞、看昆蟲飛舞、赤著腳奔跑,甚至在後院打個盹兒都可以。

在台灣,戶外消遣在執行上有四種困難:

一、時間上:孩子侷限在「每一節課」的固定學習,聽著口述的戶外活動,而不是真正的親身實踐。

二、空間上:室內活動畢竟是受限的,戶外空間又有多少地方可以去呢?

三、方式上:不是每位教師都有足夠體力和帶隊的經驗,讓一群野放的孩子,在返回教室前自動歸隊。

四、效果上:在少子化又崇尚升學主義的時代,「戶外消遣」只能偶一為之,要不就是看著教室播放的影片,只能羨慕地遠觀,無法親身經歷。

向大自然學習

在台灣,目前多數的爸媽身處雙薪家庭,周間忙著上班賺錢已經筋疲力盡,傍晚到家,還有做不完的家事和孩子的課業要注意,到了周六、日,多數以補眠來休息。

有一回,在演說會場,我問一位國中生,爸爸最常講的一句話是什麼?「你不可以出去!」大男生衝口而出,惹得哄堂大笑,真是心有戚戚焉啊!青春洋溢的少年時光,爸媽留在家看電視、玩手機,對於想外出找同學玩的兒子卻出聲制止。

我問坐在少年身旁的媽媽:「為何不能讓孩子出去玩?」,媽媽怯怯地回應:「我老公怕兒子亂跑,有危險!」,這時,我進一步問這位媽媽自己的想法,結果她低下頭說:「我老公很兇!」

我再問靦腆少年:「會想出去玩嗎?」,他看了一眼媽媽,匆忙點了個頭,但又出聲:「算了啦,在家也可以。」

世界各地必然還有很多侷限孩子活動力、想像力和開創力的家庭,只有靠自己長大成人後,有了自覺才能親身經歷「戶外消遣」的日常生活了。

為童年添色彩

有不少家長是儘量安排連假日,帶著孩子參加露營車隊往大自然奔去;也有的安排到森林小木屋度假;有的則進行溯溪、登山、攀岩等經歷不同的野放生活。

大自然是最好的生命老師,讓孩子在草地上儘情地奔跑;夜裡徜徉草地,仰望星空;在海邊追逐浪花;在帳蓬貼近爸媽談心說笑,多好玩啊!

難怪作家媽媽麥格克推廣「戶外消遣」的生活哲學,希望栽培出快樂又有韌性的孩子。北歐的孩子有如此機會享受,此地的爸媽不妨偶一嘗試,為孩子的快樂童年多添一筆色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