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就是禪】花器與花

文/楊錦郁 |2023.01.05
1265觀看次
字級
圖/Melk Hagelslag

文/楊錦郁

插花要有花器,先有花再找花器,或先有花器再決定花材,常需要做選擇。

而順序不同,考量的重點也會跟著不一樣,如果先決定用哪個花器,接下來花的種類、顏色、花型,就要依花器來發想。

像我這般尋常的插花人,有時不免苦於花器的不足,尤其是去一趟花市,在貪便宜的心態下多買些,回到家便面臨花器不夠的窘境。一般居家環境因為空間有限,沒有地方收納,不會有太多的花器,好比我家就一個大的玻璃瓶、一兩個陶瓶、幾個材質不一的小瓶。這兩年,學習中式花藝,只添了一個碗、籃、大盤和一隻瓶,至於西洋花藝常以架構吸睛,有時並不囿於一般認知上的花器。不過在花藝創作上,花器仍然很重要,就像要寫好書法,毛筆的材質也要講究的。

居家插花,將花任意擺在容器中,自己歡喜就好,但如果是要展現在大家的眼前,就需要講求花器和花材搭配的合宜。記得我初次參與一項小型的花藝展時,先構思用直筒狀花器,決定好便開始選物,因為住家的地利之便,我到百貨公司的美式家飾商場逛,逛了幾圈,找到一個合適的,但價格有點超出預算,我當下沒買。隔兩天到花市去逛,發現有類似的花器,價格只有商場的一半不到,我高興的買了。

從花市帶回那個打折出清的黑色筒狀花器,擺在家中仔細觀看,想像花材插上去的樣子,卻愈看愈覺得上不了場面,當晚我臨時又去一次百貨公司,看到先前中意的那個黑色花器還剩兩個,店員告訴我其中有一個會漏水不賣,我慶幸的立即抱回原本屬意剩一個的花器。同樣兩個黑色筒狀花器,花市那隻的瓶身用機器壓出細細的凹凸紋路,看得出是大量生產的器皿;而美式商場的這一隻器身稍高,黑釉亮度深沉,瓶口往下至三分之一處有長短間隔的金色線條,顯然是手工繪的。後來我看到展出當天所拍的照片,很慶幸自己即時更換花器,否則相對其他人精緻的作品,自己應該會感到臉紅的。

因為是展覽,無論花材或花器的選擇都得用心,才能展現出創作者對花藝的功力,我最近去觀賞一場季節性的花藝展演,受邀上台者幾乎或多或少囊括國內外的花藝大賽名次,其中一場有五個花藝師同時上台,第一位在接受主持人訪問時說,他當天的花藝設計是先有花器然後才發想,他用的是一個收口大腹黑釉瓷器,器身分布不均勻的金色色塊,狀似豹紋般。他表示這個瓶是為了展演特別借來的,場上他所插的花型往上延伸,應是可以表現這個瓶子的美;另一位用的花器是自己收藏的葫蘆竹,葫蘆竹的竹節甚密,竹身有點自然的彎度。為了表現這個特殊的花器,她只用了小株的蝴蝶蘭妝點;其他三位用的花器分別是米篩、抽油煙管、不鏽鋼管。那天我在會場看到的還有東洋花系列的高腳瓷器、柴燒花器、手拉胚、二重竹筒花器,不免覺得花藝家們在花器的選擇搭配上很有創意。

其實在花藝上,很多器皿都可以拿來插花,如家中的玻璃杯、茶壺、咖啡杯、馬克杯、水果盤、酒瓶,因為這些器皿的造型各異,插出來的作品也有不同的風情,應用之間充滿趣味,好比同樣是玻璃杯,選擇透明的或磨砂的,就會有不同的效果。我還曾看過有人用粽葉來當花器,而在一次迷你花束的展演上,姊姊別出心裁的用幾個蛋殼當花器,我用鐵絲編織成一個花器,另一個朋友則用木片編成半球體狀的花器,花器的材質之讓人意想不到,也覺得創意無限。

花藝並沒有一定的準則,只是在花藝上,花器和花之間的關聯性非常密切,因此專業的花藝師們不乏花器的蒐集,而這些花器從破銅爛鐵到陶藝家和琉璃藝術家的作品都在蒐藏之列。我曾經看過一段影片,一位住在大陸寧波的花藝師,居家的工作是到處是花器,在這些花器當中,素材有斷垣殘瓦,也有年代久遠出土的的銅器,全是他到處尋找來,再經過自己設計、修復,變成獨一無二的花器,如今他身邊的花器已有五百多件,顯然還在持續增加中。

花器多,對於插花人來說,等於擁有更豐富的資源,但在現實上,卻需要有空間可以收納。我的中華花藝老師長年幫一座山間的寺院供花,一次隨著她前往該寺院參訪她們插花的情形,但見在插花作業的平台旁,另有一處寬廣的空間,裡面數排整齊的置物架上,擺著可觀的院體籃、提籃、大盤、碗、瓶,還有大大小小的劍山,讓人看了驚嘆不已,但也因為這些花器的齊備,供花人才能發揮花藝技巧吧。

欣賞別人收藏花器之際,並沒有激起我起而效之的念頭,因為理智會告訴自己,家裡沒有地方放。受限於空間,我不太買大的花器,但有幾個迷你的花器,有的是在旅行途中,隨意逛到的手作品;我有一個紫砂方瓶小花器,也是無意中獲得,這個紫砂瓶口很小,大概只能插一支小花,因花器本身古味盎然,所以雖是小瓶小花的搭配,卻別有一種幽遠的意境。

平日除了跟學老師學習,閒時我會閱讀花藝的書,或者觀看花藝教學的影片,一回,看到熟悉的日本花道家宮本理城在介紹他自己花室裡的花器,他在影片中詳細的介紹非常多種類的東洋花器,包括茶室懸掛用的垂掛花器。身為花道家的後代,他提到除了影片中所介紹的數十個花器後,他的花藝教室裡還有幾倍數量的收藏。一一介紹完不同造型和功能的花器後,他突然性情流露,輕嘆說,等下真不想再把這些花器歸回去。想想也是,不論任何喜愛物件,收集到超過一定的數量,難免也會造成負擔。

撇開花藝家的花器收藏,對於尋常的插花人如我輩,既不役於物,就可以發揮創造力,思考一下如何破除形式,將概念上原本被限制在裝水盛花的器皿才稱之為花器,擴大到凡不會漏水的東西皆可拿來當花器,如此一來,我們身邊能用來做花器的材料就取之不竭了。當「器而不器」的念頭出現,我感覺自己對於花器和花的關聯性認知,也跟著無限寬廣起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