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人生】英國朋友的老毋老安養法

文/黃珠芬 |2019.09.06
2379觀看次
字級

文/黃珠芬

高齡化在台灣是個熱門話題,那麼無論是女權、性平、長照,都走在世界前端的歐洲,又是怎樣的情形呢?我曾在英國生活多年,幾位英國「老」朋友,讓我看到自己未來的「可能」。

歐洲一方面因為安養院太貴,一方面養兒防老的觀念薄弱,老人大都很獨立,情願守著自己習慣的老窩,甚至到失能時,也僅是靠子女、朋友或照服員按時探訪,僅有少數撐到最後完全無法自理了,才短暫住進昂貴的安養院,絕大部分都是在自家終老。

兒子的小學校長菲莉從未結過婚,獨居在一棟兩層樓的小透天厝,八十七歲的她這幾年身體常有狀況,醫師因此要求她戴上求救手環,萬一跌倒,手環會自動撥電話給預設的聯絡人。然而,菲莉戴了一陣子就放棄了。因為有一次她去聽音樂會,熱烈鼓掌之際,兩位緊急聯絡人突接到菲莉跌倒的訊號,虛驚一場。

去年冬天,菲莉在結冰的路上滑倒,在家躺了好幾個禮拜,只能靠鄰居朋友送餐、探望,多虧了周全的健保,每次回診都有復康車護送。我勸她去住安養院,她卻總說自己還行。

約翰和雪莉是一對恩愛夫妻,約翰七十八歲時神經元開始萎縮,呼吸日漸困難。他們原本住在我家對面一棟兩層樓的花園洋房,約翰知道自己的病不會好,體貼雪莉將一人孤老,以後上下樓不方便,毅然賣掉住了四十五年的老家,搬到一間小平房。之後,約翰在新居住了兩年,不堪病魔纏身,要求拔掉呼吸器,在妻子、醫師、護理師的陪伴下,於自家離世。

孀居的雪莉如今八十五歲,尚可自行開車,因為續領先生一半的退休金,加上自己的老人年金,生活無虞。她雖有一個兒子,但是因為和媳婦不和,每年耶誕節家家團圓之時,她就獨自搭計程車到一個遙遠的民宿,和一些陌生住客一起開心過節。

七、八○年代歐美興起女性主義,早年好萊塢電影中女性抽菸,就是要突顯女權、爭取平等,她們是不婚不育的一代。

我的鄰居珍妮,年輕時就是這樣的一個前衛女子,拒絕生育,和先生到處旅行。十二年前與丈夫分手,兩人賣了房,錢各分一半,珍妮搬到我隔壁的小房子,但如有遠行,還是會請前夫過來幫忙照顧貓。如今她七十六歲,每星期依舊在牙醫診所工作兩天,老醫師、老職員與未電腦化的老病歷,等待老病人凋零,大家一起退休。

珍妮開車依然勇猛,我笑稱她退休後可去做計程車司機。其實她這兩年因為脊椎傷害,只能佝僂而行,又是糖尿病患者,時常進出醫院。她看我有兩個好兒子,有次感慨地對我說,當年瀟灑不要孩子,現在才覺得有人可倚靠多好。幸好她人緣佳、朋友多,老少都有,門前每有車子停著,我就知道她又有訪客了。

好友麗慈的母親九十三歲,行動遲緩,卻仍獨居。六十八歲的麗慈一星期去探望一次,帶她出去吃個飯,將冰箱補滿速食餐盒。我問麗慈,沒人與母親同住,不擔心發生意外嗎?她聳聳肩說:「我媽不想和孩子住,我也不想接她來,如果要發生什麼事,那就讓它發生吧。」

我唯一聽到接老媽同住的是荷曼,但也不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荷曼在自家空地蓋了一間小屋給老媽住,裡面浴廁、廚房一應俱全,也有獨立出入的門戶。老人家並不打擾孩子,自己打理生活,既保留各自生活的空間,又能互相照應。

無論東方或西方,老人獨自生活、與子女同住或是進安養院,皆各有利弊。我也不免臆度自己未來的可能,最好是維持身心健康,年老但心不老,把臨終臥床的時間壓縮到最短。

(本文由「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提供http:mypaper.pchome.com.tw/medodywang10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