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歷史現場 昔帝王遊幸之地 今遊人訪古如潮

文╱記者蔡馨逸 |2018.03.24
1311觀看次
字級
華清宮雪景圖╱新華社
華清宮雪景圖╱新華社
經過保護與精心打造,華清宮成為一處集園林風景、文物遺址保護、溫泉沐浴、文化演藝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風景區,有九龍湖、唐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芙蓉湖、長生殿、烽火台等40多處景點。每年有400萬左右的遊客參觀遊玩。圖╱新華社
華清宮表演。圖╱新華社

經過保護與精心打造,華清宮成為一處集園林風景、文物遺址保護、溫泉沐浴、文化演藝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風景區,有九龍湖、唐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芙蓉湖、長生殿、烽火台等40多處景點。每年有400萬左右的遊客參觀遊玩。

提起西安,你會想到什麼?古長安城、十三朝古都?還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無論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繞不開這裡厚重的歷史文化。秦始皇陵、明城牆、唐大明宮遺址……這些承載了歲月滄桑的建築每年吸引著上億的遊客尋訪歷史。

位於西安市城區三十公里外的臨潼,自周秦到漢唐,以秀美的驪山風光、得天獨厚的溫泉水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聞名。著名學者、詩人郭沫若遊歷後,賦詩道:「驪山雲樹鬱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溫湯流日夜,幾抔荒塚掩皇王。」其中「荒塚」即指承載了秦文化的秦始皇陵;「溫湯」則是盡顯大唐風範的華清宮。

遊客一年四百萬

華清宮依驪山而建。驪山是秦嶺的支脈,東西綿亙二十五公里,山上松柏長青,壯麗翠秀。據乾隆本《臨潼縣誌》描述,驪山「崇峻不如太華,綿亙不如終南,幽異不如太白,奇險不如龍門,然而三皇傳為舊居,媧聖既其出冶,周、秦、漢、唐以來,多遊幸離宮別館,繡嶺溫湯皆成佳境。」

二千八百多年前,西周幽王在驪山腳下修建行宮「驪宮」,隨後秦始皇的「驪山湯」、漢武帝的「漢離宮」、唐太宗的「湯泉宮」、唐高宗的「溫泉宮」都落成於驪山腳下。

唐朝的第七位皇帝玄宗李隆基也不例外。他在以前宮殿的基礎上依山勢擴建,「修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宮周築羅城」。新宮落成後,玄宗取道教中「長生不老」之意,賜名「華清宮」,並修建通往長安的復道,把驪山同長安城裡的大明宮和興慶宮連為一體。

如今,經過保護與精心打造,華清宮成為一處集園林風景、文物遺址保護、溫泉沐浴、文化演藝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風景區,有九龍湖、唐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芙蓉湖、長生殿、烽火台等四十多處景點。每年有四百萬左右的遊客來景區參觀遊玩。

由正門步入華清宮,沿左邊的步道走去,一個銀裝素裹的人工湖——九龍湖出現在眼前。湖周圍環繞著典雅氣派宮殿、迴廊、石舫,其中飛霜殿位於湖的中軸線上,兩旁的晨旭亭與晚霞亭、宜春殿與沉香殿分別對稱。

「九龍湖的建築依照典型的皇家園林布局。」景區講解員郭鑫告訴記者,古人講究「尊王以重威,明倫以示理」,體現在建築布局上就是,位於中軸線上的建築等級最高,是一種王者風範的體現。

窺見燦爛的歷史

飛霜殿正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寢殿,每當大雪紛飛之時,周圍的溫泉化雪為霜,漫天飛舞。「飛霜殿」因此景而得名。

華清宮悠久的歷史給這裡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存。考古隊員曾在這裡發現三彩脊獸、蓮花紋磚等秦、漢、唐等時期的文物五千多件。這些文物中的精品陳列在華清宮珍寶館裡,讓當代人得以透過它們窺見歷史的厚重與燦爛。

秦代的五角形陶質排水管道說明當時下水管道得到普遍應用,排水系統已逐步完善。唐代的蓮花紋方磚、漢白玉蓮花底座等勾勒了蓮花紋飾的物件,則反映了唐人的宗教觀念和審美情趣。

其中,一個怒目圓睜、口闊如盆、獠牙鋒利的「三彩鴟吻」引起了不少遊客的注意。郭鑫介紹說,相傳,鴟吻是龍的九個兒子之一,常常東張西望,又喜歡吞火,因此古人將張著大口的螭首作為鎮邪之物安裝在屋脊的兩端,希望避免火災,保佑殿宇安寧。這件「鴟吻」是國家二級文物。

繼續依山勢而行,就來到了供皇家沐浴的「御湯池」。驪山溫泉水質純淨,清澈見底且無任何異味,水溫常年恆溫攝氏四十三度,對皮膚病、關節炎有治療功效,自古深受帝王喜愛。據史料記載,曾有不同時期的十九位帝王來此沐浴。

一九八二年,在驪山溫泉水源旁的一次建築施工中,偶然發現了五個唐代湯池遺址,和大量建築材料。經過考古工作者八年的論證,終於確定了這些浴池的名稱和它們的主人。它們分別是供唐玄宗沐浴的「蓮花湯」、楊貴妃沐浴的「海棠湯」、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湯」、太子沐浴的「太子湯」和官員沐浴的「尚食湯」。

「為什麼貴妃用的浴池叫海棠湯,而不是牡丹或者芍藥呢?」一位來自山東的遊客問道。自上向下看去,湯池的平面猶如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海棠是唐人對楊貴妃嬌媚、豐腴形態的比喻,玄宗曾形容她『海棠睡未足』。而且海棠花三月盛開,也有迎春、活力的美好寓意。」郭鑫回答。為了增加樂趣,也為了美容養顏,楊貴妃沐浴時,在池中撒滿花瓣和昂貴的香料。唐代詩人盧綸有詩描寫:「水汽朦朧暖畫梁,一回開殿滿山香」。

歷史舞劇 穿越時空 感受盛唐氣息

據記載,玄宗皇帝曾先後三十六次來到華清宮。他和楊貴妃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被詩人白居易寫成了敘事長詩《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誓言流傳千古。

當夜幕沉沉落下,驪山歸於寂靜。九龍湖上,巨大的舞台悄然露出水面,燈光亮起的一瞬,真實的山水、宮殿、台榭、垂柳都成為舞台布景,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上演。

這齣以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的劇目,通過山水風光、古典樂舞、詩歌旁白、光聲電技術再現了長詩《長恨歌》中的動人篇章,讓觀眾穿越時空感受濃郁的盛唐氣息。

全劇由「楊家有女初長成」、「一朝選在君王側」、「夜半無人私語時」、「春寒賜浴華清池」、「驪宮高處入青雲」、「玉樓宴罷醉和春」、「仙樂風飄處處聞」、「漁陽鼙鼓動地來」、「花鈿委地無人收」、「天上人間會相見」等十幕組成。

三千寵愛在一身

楊貴妃名叫楊玉環,天生麗質,能歌善舞。十六歲時,被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納為妃。兩年後,玄宗因當時最寵幸的武惠妃病逝,悲痛不已,後宮佳麗數千,竟無一人能中他的心意。宦官總管高力士分外著急,於是暗搜外宮,相中了壽王妃楊玉環。於是,在開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個夜晚,玄宗在驪山行宮第一次召見了楊玉環。一個是精通音律的帝王,一個是多才多藝的佳人,兩人一見傾心。從此,「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舞劇「夜半無人私語時」一幕,原本隱藏在黑暗中的驪山,霎時亮起萬點星光,如勾的彎月緩緩升起。在觀眾的驚歎聲中,舞台上,玄宗與貴妃仰望銀河,共訴衷腸,情長意深地許下了愛情的誓言。他們在牡丹叢中追逐嬉戲,纏綿柔情。

正當觀眾沉浸在歌舞昇平的大唐盛景中,忽然,舞台上硝煙四起,身披鎧甲的戰士衝進宮殿,帝王、佳人四處逃竄。熊熊烈火「燃燒」著宮殿裡的芙蓉帳,也驚醒了玄宗的春宵美夢。

「從此君王不早朝」後,唐王朝矛盾日益激化,「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攜楊貴妃倉皇逃離長安,行至陝西興平馬嵬驛,護駕士兵嘩變,他們殺了宰相楊國忠,逼玄宗賜死楊氏。這段愛情故事隨著楊玉環的自縊一同悲慘落幕。

看到楊貴妃在慘淡的月光下淒美地死去,聽到蒼涼、淒楚的歌聲迴盪在空曠的山野間,觀眾們不由得發出唏噓感歎之聲。

尋找自我的定位

陝西華清宮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總監王旭說,《長恨歌》演出原本是景區為了破解「門票經濟」難題,實現轉型的「破冰製作」,經過十年的打磨,已經成為景區的招牌之一。二○○七年公演以來,累計演出二千五百多場,接待觀眾超過三百五十萬人次。二○一一年九月十五日,時任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的連戰觀看完《長恨歌》後,有感而發,提筆寫下「此曲只應天上有」。

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皇家園林,華清宮曾見證過中華民族的起落興衰,成為中華文明脈絡上無法抹去的重要節點。不妨置身於其中,尋找歷史長河中自我的坐標定位。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